我不是汉献帝_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各有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各有志 (第2/2页)

p;bp;≈bp;一边是自己的亲情,一边是自己的大义,无论选择哪一边,都会失去另一边。不如意事常**,可与人言无二三,能够有资格听听张颌心中烦闷的也就只有张颌的亲儿子张雄。可问题是汉人讲究含蓄内敛,作为父亲的张颌,并不愿意将儿子当作可以让自己进行倾诉的对象。而张雄由于几个亲朋好友遭了乌丸人毒手的缘故,对待乌丸人的态度倒是与几位叔伯堂兄一致,再加上张雄年轻气盛,恩怨分明,说白了就是谁跟乌丸人交好谁就是他张雄的敌人。

    ≈bp;≈bp;≈bp;≈bp;张颌最近“优柔寡断”,张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明白自己的父亲有什么好犹豫的。之前袁熙既然站在乌丸人那边,对自己父子隐瞒消息,后来泄露后又命审配敷衍自己父子,那这君臣之义到此也就断绝了。张家不阵前倒戈,就已经算是回报了袁家早些年的知遇之恩。而眼下袁熙与田丰不顾忌自身的名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时候还想要拉他们张家父子下水,想要毁掉父亲一世英名,为什么不断然拒绝?有什么好犹豫的?

    ≈bp;≈bp;≈bp;≈bp;按照以往的习惯,张雄对父亲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但没想到这回却没有似往常那样得到答案,反倒是叫张颌命人一顿军棍打的张雄叫苦不迭。张雄不敢去恨打了自己的父亲,自然就恨上了这件事的始作俑者袁熙、田丰,顺带着就连奉命前来传令的辛评,也叫张雄恨上了。

    ≈bp;≈bp;≈bp;≈bp;辛评万幸有个好弟弟,因为辛毗的劝说,张雄这才暂时打消了斩杀辛评逼迫父亲张颌与袁家反目的主意。辛毗与张雄是对忘年交,这也是辛毗刻意为之。自打被任命为朝廷打入河北的一枚棋子,不甘平庸的辛毗就在考虑自己的将来。的确,等到朝廷收复了河北,作为替朝廷输送情报的辛毗也可以算是有功之臣,可这点功劳并不能满足辛毗。辛毗是有野心的,他想要进入朝廷中枢占据一席之地,而想要实现这个愿望,那就必须要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绩。

    ≈bp;≈bp;≈bp;≈bp;单单是送送情报是不够的,可若是能够劝说袁军大将归顺朝廷,那估计就有资格跟朝廷张那个口了。为了达到目的,辛毗很早开始便刻意与张颌身边的人搞好关系。张颌那里只是保持着一个不温不火的距离,毕竟张颌是袁军大将,你辛毗没事结交军中大将,难道图谋不轨?

    ≈bp;≈bp;≈bp;≈bp;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辛毗不能直接去结交张颌,以免叫有心人给自己扣上几顶要人性命的帽子。辛毗的顾虑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袁熙的耳根有些软,而且由于对田丰的信任,导致对田丰偏听偏信。可除了田丰外,河北尚有审配、郭图、陈宫、辛评辛毗四位谋主。只不过这后四位更多时候只是衬托田丰的布景,发不发言并不重要。也就只有审配有时说话袁熙还能听进去几句。

    ≈bp;≈bp;≈bp;≈bp;辛评、辛毗对此倒是并不怎么在乎,可郭图、陈宫就有点不能忍受。所不同的也只不过是郭图表现在外,陈宫表现在内。在决定与朝廷开战以后,为了先解决内忧,郭图被袁熙派去监视袁谭的动向,但实际上就是送去跟袁谭作伴。而陈宫则被打发去了幽州,名义上是协调乌丸人与袁军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在乌丸人进入幽州不久,陈宫就失踪了,自此下落不明,也不知是见势不妙隐姓埋名抽身而退还是已经死在了什么不知名的地方。

    ≈bp;≈bp;≈bp;≈bp;陈宫的生死未卜,让郭图受了很大的刺激。他害怕呀,人皆畏死,而且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偏偏郭图又是个做了亏心事的人。不管陈宫是不是遭了袁熙、田丰的毒手,郭图都觉得下一个要倒霉的就是自己。为了求生,郭图决定下下手为强。其实早在以前郭图就曾经想过纠结一批志同道合之士一同反对袁熙,拥立袁谭。只是那样一来也就正中田丰的下怀,由于陈宫的当面拒绝,让郭图意识到了危机感,这才暂时消停,让田丰想要借此一举清楚内部隐患的打算落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