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笑语梦魂中  (第1/1页)
    4月5日,中环上盖尘埃落定,全港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几乎清一色:“长实击败置地”!    舆论界的评论,将此次中标称作“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原本在地产界小有名声的李家成自此“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更有甚者,乃预测他将带领华资继续崛起,与外资尤其英资抗衡角力。    不过今天香江大众另有大事要做,白天是没空去关心的。    ……    清明节,香江也称思亲节。    今年的清明老天爷给脸,阳光普照。    一大早,从香江各处出门的千家万户,就向着几个特定的方向而去。    有的是去道场,有的是去佛堂,有的是去坟场。    随着香江城市发展和人口渐增,港府考虑到未来土地必然不敷使用,于是从51年开始就提倡火葬,并逐年撤销各处坟场,只保留华人永久坟场和宗教坟场。    而随之而来的,就是道观佛寺也开始让信众在其内安放灵位,以奉先人。    不过此时在香江这个地方,港英缺席宗教事务,因此各宗教团体也渐渐从服务信众,变成了服务公众。    此举倒是调和了政令和民俗之间的一些冲突,而相关团体也将一些举措渐渐变成了半公益的性质。    比如让公众也可安放灵位,比如渐成惯例的清明思亲法会。    此时的林家七口人加上小舅一家,还有林有福李志超4人,十几号人,就都在青松观。    林家自林克谦来港之后,五六十年代还能在清明节回内地祭祖,但近十年,林传亮外公外婆先后去世,再加上其他因素综合,就都来道观了。    青松观位于屯门青山麒麟围,离西环柴湾都是一样的远,林家到的时候离法会开始也就半个多小时。    林有福几人,此时也一样只能遥祭,便一同前来。    他们一到地方,却是有点感念。    青松观距离他们前几天上车的洪水桥青砖围,竟不足三公里,在此遥祭,或许也算是因果相循吧。    来时之路,去时之地。    随着经生开坛竖幡,法会开始了。    以前的法会基本是由乾道(男)经生来护持,但由于近几年规模扩大,大多数道观人手不足,于是坤道经生渐渐成为主流。    而青松观在香江的地位颇高,人手稍多,此次法会却是乾坤各半。    礼忏朝参,开位摄召,关灯散花,数十名经生的诵唱之中,整片天地仿佛肃穆起来,感叹着人生无常。    “君不见,好年华,时来枝上好开花。可怜风雨经过后,处处游人叹落花”。    “色相果然空,花残今又红。笑语梦魂中,叹人生不再逢”。    “解结解结解冤结,惟愿亡灵罪消灭。今生前世有冤仇,随此经功尽断绝”。    散花科仪是港粤尤其是香江道教的著名科仪,此时在乾坤经生的和音当中,林传亮随着诵词,思绪也飘了起来。    曾经的记忆浮光掠影的闪过,前世种种是何因?    此身的经历时隐时现的意动,今生事事自结果?    前世今生,何往何来?    林传亮不觉又想起湛叔的问题,藏的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时间似乎过的很快,但其实也就半年不到而已。    此时此刻,他知道自己藏的是陌生感,求的是安全感。    以前不曾细想,只遵照着内心的第一感受去应对。    如今仿佛顿悟,藏也好,求也罢,此生又当何如?    既然无常,不妨现世。    只要心安,自在人间。    想藏就藏,想不藏就不藏。    想求就求,想不求就不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