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难养_084 奇葩举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84 奇葩举人 (第4/4页)

一天,大哥中举了!哈哈哈哈!赵子诚,你会后悔的!赵亚楠,你这个孽畜,老娘不需要你的狗屁孝敬,老娘要你去死!孽畜!

    “娘,大舅舅真的高中了!是真的吗?”亚琪也是喜不自禁。

    自从爹休了娘之后,娘从来都郁郁寡欢的,若非娘为了照顾自己,亚琪真怕娘会真的死了,那时候自己能依靠谁?

    爹对自己从来都板着脸,不准自己出去,不准自己跟娘住一起,不准自己见他的学生,不准自己这个那个的,可他却从来没有管过亚楠,任凭亚楠怎么折腾全家人,爹也从来不管。

    亚琪还记得去年过年去外祖父家拜年的时候,大舅母就说过,要是大舅舅高中做官,会帮自己好好选一门婚事,婆家最少也是七品县令。

    而自己的亲爹,却一口咬定,要自己将来嫁给农户,若非娘以死相逼,自己裹的脚,早就让爹逼的松开了。

    现在好了,大舅舅真的要做大官了,中举之后,就要进京赴考,若是考得好的话,大舅舅很快就是大官了,到时候看爹怎么巴结大舅舅?

    亚楠的外祖父如今成了七里八乡的大红人,他不仅仅教导出来同进士赵子诚,更是教导出来他大儿子,大明朝的学生,一旦中举,就足以称得上是鱼跃龙门。

    大明有句俗语,穷秀才,富举人。

    大明的学生千千万万,大明的秀才也不少,虽然大明的秀才可以免徭役,但不能免赋税,而大明的举人,却可以免除一切朝廷的摊派,包括粮税。

    这就是说,很多举人即使考不上进士,也能靠着村里的族人,乡里的亲戚,等等这些人自动带着土地的投献,就能轻轻松松做一方大地主。

    只不过赵子诚这个人太另类,没有接受族人村里人的自动投献土地,不仅仅没有成为大地主,还被村里人暗暗记恨。

    亚楠的外祖父看着全村人带上自家田契,要求入自己名下,便微微笑着,一一收下,更甚至是亚楠的大舅母仅用一张嘴,就将她娘家村里人的土地都纳入了她的名下。

    赵家坝的村民跟李家在隔壁,不少人闻风而去,都喜滋滋的要求将土地投献给他们家。

    因为亚楠外祖父在当地是私塾的先生,七里八乡的人都认识他,更是因为他能教导出一个进士,一个举人,七里八乡的人无不信任他,敬佩他。

    没有几天功夫,宝庆县的县令吕良就发现,整个云台乡的普通村民的农户人家,绝大部分都将地投献给了刚刚中举的李秀钰一家。

    这些天,云台乡的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的放鞭炮庆祝李秀钰高中举人,因为他们家的田地,全投献给了李秀钰,如此一来,他们再也不要交朝廷一斗米的粮税了。

    按照以前老辈投献土地的做法,一般每一家每一户给主家两成粮食,作为报答,但从此之后,全家人一定都能吃的饱饱的,还能吃上白米饭。

    “大人,李家如此下去,恐怕我们宝庆县的粮税明年要想完成府里的额度就难了。若是下一个三年之后,宝庆县别的乡再出一个这样的举人,大人恐怕更难了。”

    宝庆县令的师爷,见到了那么多村民拿着田契过来过户给李家,自然知道为了什么。

    大明举人中举之后,一般会有如此做法,带上全族的人,免除朝廷粮税,但也仅限于一个村子,甚至是不到一个村子。

    可看看李家人,收了多少村子,全云台乡的村子,绝大多数村民都兴高采烈地过户给李家,而李家的老秀才一边假意推辞,那一边却让他媳妇,高高兴兴的来者不拒。

    如此可以预见,宝庆县的下一季的粮税,至少要少收一成,不知道大人到时候如何填补这一成的税收啊!

    五十岁的老师爷,忍不住的忧心忡忡起来。

    “砰!”吕良县令脸色漆黑一片,重重的捶了一下案桌,内心无比的气愤!

    太过分了!实在是太过分了!大明中举的士子数不胜数,还从来没有一家能将全乡村民的田地都纳入名下的,太不要脸了!

    难怪赵子诚见自己的时候,曾隐晦的告诉自己,他跟李家很淡,没有外人眼里的那么情深意重。

    说的那么郑重,当时的自己,还以为赵子诚过分清高,如今看来,还真不是他过分清高,而是他真的跟这一家人,尿不到一壶去。

    回想赵子诚中举,中进士,他不仅仅没有带上族人规避朝廷粮税,连他亲戚也没有一人能跟着他规避粮税,也因此赵子诚虽然高中,但云台乡的村民,没有人对他极为推崇。

    除了本县的学子敬佩他考出功名之外,基本上没有人会说他好,甚至连他村里人,都会为难他家人。

    而如今李家中举,整个云台乡的村民,个个精神抖擞的,心甘情愿的把他们自家田地投献给李家,李家现如今,一文钱不出,就成了宝庆县最大的地主士绅了。

    李家不仅仅获得了七里八乡的高度好评,还获得了真真切切的白银。

    这些愚蠢的村里人,也不怕他们会白白投献了田地,到时候,李家人若是征收他们高额租子,或者转手卖了他们田地,这些鼠目寸光的村里人,恐怕想死的心都有了。

    只是若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先死的应该是自己,整整一个乡的村民,若是激发了民变,自己这个县令也做到头了。

    可若是自己出去制止,也没有任何理由,人家双方是你情我愿,有契书为证,自己这个县令,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下一季的粮税,就这么少了整整一成。

    民变不民变的,暂时应该不会,李家就是不要脸,也应该先忍几年光景。自己也想过上书朝廷,但想想还是不能捅这个盖子。

    全大明的举人进士,绝大多数,或多或少的都接受了族人,村里人,亲戚的田地,若是自己傻帽的捅这个盖子,就等于倒翻了一船人,包括自己。

    谁叫自己也在老家接受了族里的投献田地呢?五十步笑一百步的事,自己能做么?敢做么?到时候那些给事中的弹劾,能淹死自己这个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小小县令。

    这个情况,还是先给回禀给知府大人吧,起码让他也知道本县的这个情况,也许在下一季的征收粮税的时候,能考虑这个情况,少让本县缴纳一些粮税。

    若是知府不管,只说宝庆县的粮税是祖制定下的,那自己也只有努力活动活动,尽快离开这个宝庆县了,如此一个李家,竟然成了一个巨大脓疮,就是不知道何时发作了。

    当知府秦立大人得知此事之后,顿时气得冒烟,世上哪有这样不要脸的人?谁没有中举过?就你一个人中举了啊?

    谁中举之后,不就是接受一个村子,或者就一个族人的田地,再多的把亲戚的田地也收了,哪有你这样中举之后,就收了全乡的农户投献的?

    虽然没有规定说不行,但做人也得顾顾脸面吧?宫内的太监,都眼红我们这些读书人能带着全族的人免税,时常跟皇上说他们也应该能带着全族的人免税,都被自己的老师,首辅张东岳一一挡了回去。

    现在好了,本府出了这么一个奇葩举人,若是被宫内的太监拿着做文章,首辅张东岳老师怕是头疼厉害了,简直是斯文败类!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