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热闹的中午 (第1/2页)
; 厨子么,喜欢品评菜肴,尤其一帮同行在一起,更是品评个没完。..如果普通人品评也无所谓,问题是这帮厨子里真有许多本事大的,菜一入口,就能猜出是不是新鲜菜,是不是本地菜。 于是,欢乐四起,矛盾也四起。 白路和张成龙出来的早,在一家东北菜馆坐下,因为下午要比刀工,只要了两瓶啤酒润润嘴。 张成龙让白路点菜,白路想了想:“凉拌桔梗,拌高丽咸菜,煮花生米。” 张成龙瞪眼道:“骂我呢?请你吃饭,你就点三个凉菜?” 白路笑:“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谢了。”干了杯酒。 张成龙又点了三道热菜,凑足六个,二人开吃。 在他俩点菜的工夫,厨子们蜂拥而入,跟着点菜。 等所有人的饭菜上齐,一瓶啤酒下肚,有人开始说话:“这个rou炒老了,火大了,如果是我,绝对不能犯这种错误。” 另一个说:“鱼是死的,不新鲜。” 大家都是厨子,只要有人说起有关于食物的话题,马上会有另一个人接口,并表示意见。如同我们喜欢唱歌,有人说某个歌手好,你会说另一个歌手好一样。 于是,饭店里十几桌客人说个热闹,一说就是十几分钟,一道道菜挨个儿议论,极度贬斥,把东北菜馆的厨子差点没气昏过去,想着这帮家伙是上帝,一定要忍,千万不能发火。却是没想到,忍到最后,有个厨子进厨房:“你让开,我炒个菜。” “我去你二大爷的。”菜馆厨子拎着炒勺往外轰人:“赶紧给钱滚蛋。” 如果不是下午还有考试,这帮厨子真有可能打起来。 同样的情节先后在川菜馆、湘菜馆、朝鲜菜馆、xinjiāng菜馆等许多菜馆一一上演,最离奇的是过桥米线的小店门口,同样站着几个被轰出来的厨子。过桥米线的婆姨主厨cāo一口家乡话,把几个大男人好一顿骂。 那几个厨子硬着脖子:“咱是男人,好男不和女斗。” 这是文斗,还有武斗的。拉面馆大师傅抓团面站在大门口抻面,连抻二十几手,冲被赶出来的厨子喊道:“再吹啊,再吹我用面勒死你们。” 被赶出来的厨子不服:“我能穿针。” 边上走过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仰着小头脆生生说话:“我也能。” 围观人群哈哈笑成一团。 小女孩以为大家不信她,拽着mama手说道:“给我证明,我能穿针。” …… 这天中午,欢乐无极限,白路看的哈哈大笑,跟张成龙说:“要是每天来这么一次,一定很快乐。” “你疯了?一次一千多块呢。”张成龙从经济角度出发。 很快,中午过去,下午两点,比试刀工。 这事儿简单,一条巨长的案板,上面摆着二十个菜墩,大家排着队上去切土豆丝,评委来回溜达,看架势,看手势,看气度,是不是老厨子,只看动作就能看出来。然后看丝,过的给张合格的小条,去裁判席登记。没过的直接打发走。 一千多厨子,二十人一拨,如果细分,好象要很长时间,其实速度很快,平均下来,每个人不到一分种,不到四个小时,全部搞定。 白路和张成龙上场时,有厨子指指点点,往好里说是赞扬他俩真有思想,才毕业就想当厨王。往难听里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张成龙有点儿憋屈,和张怕小声说:“你拖累了我。” 白路笑:“不会上去露一手?吓死他们。” 他是玩笑话,却没想到张成龙的刀工确实牛。 二十名厨子一切切菜,刀击菜板的声音不绝于耳。张成龙在他身边,下刀轻、稳、准,声音很轻很轻,仅比大天堂的主厨大天的声音略大一点儿。切出来的丝均匀、晶莹,刀工果然不凡。 见过张成龙的刀工,说闲话的人就少了,不过总有高手存在,看他卖弄刀功,冷哼一声表示不屑。 白路没有卖弄,一个初选而已,不值当费那么大劲,随手拿起土豆,随意放到菜板上,眼睛也不看,右手刀已经落下。整个动作连贯流畅,轻松洒意。 不过刻意控制速度,想和张成龙一起完工。 这时候,评委走过身边,看他姿势,看熟练程度,知道是老厨子,让他停下,给张白条让他过关。 白路刚把土豆切成片,任务已经完成。笑着离开比赛场地。心里琢磨的是,大天怎么没来比赛?莫不是瞧不上这个厨王大赛? 不一会儿,张成龙拿着白条找他:“登记去。” 在登记的时候,服务人员说:“两天后听消息,学校门口贴红榜,或者打电话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