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隔阂 (第1/2页)
所谓天方国其实只是个地域名称,指的是后世的麦加。其实那里现在也叫这个名字,只是因为麦加克尔白圣殿是方型的,又是祭神用的,所以大明称之为天方。 而后世的小孩子读物,就是源自于这个名称。 不过郑和的话带有一定的误导,天方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也可以说是一个城,但是唯独不是一个国家。 就像阿拉伯民族一样,这个民族歧视是以闪族人为主体的民族,包括犹太民族也跟他们是一个民族。 后世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民族,但是他们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小国。 郑和这样说是想证明蒲家后人的重要性,但是他不知道,朱瞻基其实比他更清楚西方的底细。 不管是麦加,还是耶路撒冷,还是大马士革,朱瞻基都去游玩过。 朱瞻基嗤笑说道:“天方……国,我知道帖木儿国,奥斯曼帝国,马穆鲁克王朝,摩尔国,包括德里苏丹国,还有闪族人在南洋各小岛落地生根建立起来的各个小国,这天方国国王是谁?有多少兵力?疆域是否有我大明的一个行省大?” 郑和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的朱瞻基,有一种惊慌失措的感觉。 他不知道为什么朱瞻基都没有去过西洋,为何对西洋的情况那么熟悉。连他都还是上次下西洋,知道了圣城所在地,而奥斯曼帝国和马穆鲁克王朝也是上次才知道。 至于摩尔国,连他也是第一次听说。 他不敢有任何隐瞒,抱拳说道:“殿下,天方国说法的确有误,下臣也是上次出使,听人讲述了一些。” 朱瞻基身体靠在了栏杆上,向着岸上的百姓又挥了挥手,才回头说道:“自阿拔斯王朝被突厥人攻破,闪族人四分五裂,逃亡各处。这才有了所谓的发展黄金时代,其实不过是一群失去了家园的无根之人。” 郑和听的有些不明觉厉,忍不住问道:“殿下此话怎讲?什么是黄金时代?” 朱瞻基懒得解释这来自后世的词语,岔开了话说道:“从阿拔斯王朝之后,闪族人就再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帝国,现在的帖木儿国,奥斯曼帝国,还有马穆鲁克王朝留下了这块地方给当地的穆罕默德家族,他们最多称得上是一个城邦,根本称不上是一个国家。所以,这个蒲家后人,对我大明根本无用,我大明想要踏平天方,不过是举手之劳!” 郑和深吸了一口气,尽量平静地说道:“殿下既然不愿蒲家后人加入船队,那下臣就却了此事,再也不提。不过,天方乃圣地,又没有触犯我大明,还望殿下三思。” “现在知道自己是大明人了……”朱瞻基侧过了身子,看着一瞬间仿佛老了几岁的郑和,平静说道:“虽然从血缘上你是异族,但是华夏民族从来不以血缘论夷我。只要有共同的习俗,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目标,就是我华夏子孙。旅途若是无事,你去找解缙,让他将我十岁时候写的策论找出来看看。” “是,若殿下无事,下臣去安排一下到岸后的行程。” 朱瞻基又问道:“那第二件事是什么?” 郑和想了想,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下臣本想邀请殿下明日去祭拜一下灵山圣墓……” 朱瞻基略有兴趣地问道:“灵山圣墓,葬的是哪位先贤?” “是沙仕谒和我高仕。” 朱瞻基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听到这怪异的译音,登时想起来自己看过的关于泉州闪族人的一条信息。 唐武德年间,先知穆罕默德派遣四贤徒来华传教,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 他摇了摇头说道:“我就不去了,我不像滇国公,既信绿教,又信佛教,我只信道教!” “是下臣贪心了,总想通过不同的探究,来寻找万族一家的道路。” 真是可笑……朱瞻基笑了笑,也懒得跟他分辨,又说:“虽然蒲家后人我不待见,但是其他闪族人我倒不排斥,若滇国公想要扶持他们,也可以安排一些人进船队。另,待从泉州出发,你将收集的关于西域的资料拿出来,我们共同研究,互通有无。” 郑和点了点头,应了一声,转身而去。 朱瞻基嗤笑了一下,又转身想着河两边的百姓挥了挥手,才问李亮道:“你有什么看法?” 李亮不知朱瞻基的心意,模棱两可地轻声说道:“滇国公心思太杂,cao心的事太多。非我族类……” “去将赵永亮,孙林,冯小年唤来。” 朱瞻基也懒得跟李亮分析郑和的心态,他现在对郑和的印象分大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