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朝议 (第2/2页)
部与吏部拿出来的候选人会在今日之后张贴成榜,并且写进邸报,有人反对,也要在半个月之内进行弹劾。 半个月以后,没有人弹劾的官员,才会分配去处。 所以,今天的礼部只是讨论候选人虽然进行的很平和,但是等半个月之后的大朝会,讨论起各地的人员安排的时候,绝对会吵的不可开交。 所有人选定下来之后,蹇义又再次向朱瞻基奏请,朱瞻基依旧是同意了下来。 不过,朱瞻基又说道:“孤的五个弟弟,如今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另有各大王府宗室,适龄人也不在少数。故此,礼部当与宗人府合议,尽快统计人数,为适龄宗室选妃。” 吕震站了出来应道:“臣遵旨。” 选妃并不是完全的盲婚哑嫁,因为各大王府其实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他们可能早就有了心意的目标,为子女定亲。 这种事都是要上报到宗人府的,宗人府进行统计,然后会统一请皇上赐婚。所以礼部要选妃,就必须先跟宗人府进行沟通,统计人员,不能高出藩王已经为子女订婚了,还又被列入选妃候选人的乌龙事件。 以前的宗人府宗正是由宗室亲王亲自担任,但是建文帝之后,为了限制藩王权力,宗正一职就空了下来。 如今的宗人府虽然依旧号称文臣第一衙门,他们的位置也排在承天门外首位,还在吏部之上。 但是实际上,这个衙门已经没落,除了事官,大部分事务都归礼部在管。 总之这件事,主要就是以吕震为主来管,无可推脱。 接下来,就是如今的重中之重兵部事务,朱棣西征,如今的大明主要精力就放在了为西征服务上面。 朱棣在的时候,执行的是严格的毒菜政策,严禁文官插手战事。 但是,因为兵部属于文官系统,他们负责为军队提供后勤和服务,等于间接控制住了军队的后勤。 所以,文官虽然没有直接插手军事的机会,但是围绕着对军队控制的争权,一直没有停止过。 如今朱棣出征,北路军的各大将领也都被确定了下来,但是并不代表文官们就放弃了对军权控制的奢望。 毕竟,他们控制着军队的后勤。 这个方面,即便是朱棣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不可能让文官放弃对武将的制约,那样的话就太危险了。 前宋的黄袍加身,过去了才几百年。在历史这一事件之后的几百年间,即使的皇帝也不敢让武将们掌握太大的权力,文官制约是必须的。 所以,朱棣的独断专行,也只是一定范围内。他依旧要靠文官来控制后勤,不肯让武将们自己掌握了领兵权,调兵权,还有经济大权。 武将需要制约,就给了文官们机会。 在廷议上,他们针对西北的驻军调动,又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并且在争论了一番之后,拿出了一个妥协下来的方案。 兵部将会从西北各军卫,抽调五万人,在骑兵出征以后,负责拱卫嘉峪关的粮草。 武将们在这一轮的争执之中,让朱瞻基有一些失望。包括张辅在内,都没有认识到这个决定不应该由文官来下,哪怕这个决议是正确的。 在战术上,甚至是战略上,这个决议是正确的。 在政治上,这个决议却是大错特错。 所以这件事到了朱瞻基这里,朱瞻基只是淡淡的一个否,立即让所有人失望不已。 身为议长,蹇义长揖问道:“殿下,如今北路军出征在即,大批粮草运抵嘉峪关,仅凭哈密卫等西北军卫,并不能完全保证对西北各族的威慑。” 朱瞻基笑着点头说道:“孤很清楚这件事,也知道向嘉峪关增加步兵,有利于减轻骑兵的压力。但是……孤已经决定,将会从宣府,大同一线,抽调十个完整军卫,驻防嘉峪关。” 蹇义大惊,连忙说道:“殿下请三思,宣府到大同一带,扼守北漠关卡,而重中之重。” 朱瞻基朗声说道:“西北各军卫抽调五万人,这些人一盘散沙,缺乏训练配合,如何从令?何人能领军?诸位爱卿都是文官,不要将那些相互之间说话都听懂的将士看做是文人了,以为随便去个人就能带军。 其次,这次郑亨率军出征,如今正在漠北联络瓦剌,鞑靼各部落,他们每个部落都要派兵出征。待他们的兵力被抽调一空,宣府一带的防守压力自然减轻。 另,兵部虽然掌握调兵权,却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议,此事当以武将意见为主。你们在朝堂中不了解具体情况,就以文官之身作出调兵决议,过于冒失,下不为例。” 文官们面面相觑,以张辅为首的武将才明白过来,他立即拜道:“殿下英明,这件事实该五军都督府作出决议,由兵部执行。”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另,给固原卫下令,着其众将率兵救援灾民,维持治安。” 如今这个时代,遇到天灾能动用当地的兵力已经是一件很夸张的事情,至于从外地调兵救援,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如今的军户被限制了身份,他们将当兵当做职业,只是为了谋生。 地方卫所吏治混乱,只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要让他们冒着危险救人,除非是本乡人。 他们可不是什么人民子弟兵,有着为人民服务高尚情cao。 本地人救本地人都还要有好处,从外地调兵却救灾,恐怕去了还会抢劫受灾的老百姓。 所以朱瞻基根本没有考虑让军队去救人,只能安排运送物资过去赈灾。 张辅立即应诺了下来,与右军都督府的右都督吴克忠两人望了一眼,默默地点了点头。 这次出征,以中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兵力为主,两府都督大多随军出征。 吴克忠这个右军都督府右都督,目前是右军在京城的最大将领。而他也将在入秋之后,会返回凉州驻地,为明年北路军正式出征做准备。 吴克忠是已故恭顺伯吴允诚的长子,吴允诚是蒙元人最早归附大明的蒙元贵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