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探寻东洲 (第1/2页)
如今的大航海,在朱瞻基已经拿出世界地图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天气了。 如今的木质帆船,受到季风的严重影响,更害怕遇到狂风暴雨。 一场大风过来,桅杆折断,风帆受损,甚至直接触礁沉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次前往东洲,在朱瞻基的心里,远比南洲和西洲以及欧罗巴更重要。 南洲因为孤悬海外,距离中洲更近,能成为大明重要的资源地。 西洲虽然也资源丰富,但是那里却是病毒的发源地,以中和子为首的瘴气研究团队现在虽然已经能有效克服中南半岛的瘴气,但是对非洲中部的瘴气,病毒依旧无能为力。 而美洲就不一样了,那里的资源更多,从最北部阿拉斯加,一直到最南端的火地岛,蕴藏着无数的资源。 黄金,白银,钢铁,铜矿,煤炭,铝矾土,石油,这里的储量几乎都是世界上最多的。 除了矿产资源,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耕地,能提供无数的粮食。 更重要的是,如果大明获得了美洲,就直接断了欧洲人殖民的先机。 没有了美洲的资源,欧洲人就只能窝在他们那旮旯,就过他们苦哈哈的日子。 欧洲的发展,离不开美洲的资源,只靠欧洲的资源,他们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 这是大明成为世界霸主最重要的一步。 当然,这些朱瞻基还不会跟候显他们说。对于大明来说,那里的辣椒,玉米,土豆,红薯都还不是最紧迫的,最紧迫的就是橡胶。 在美洲的橡胶流传出来之前,世界工业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车轮就不说了,光是现在大明生产出来的各种机械,因为没有橡胶密封,配件的损坏率就一直居高不下。 他今天来新江口水师,除了要见一见候显等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为了众人鼓气,而是为了最新型的蒸汽机风帆船。 大明在三年前就已经研发出来了蒸汽机,除了进行机械加工的试验,蒸汽机更多的是作为煤矿的抽水机使用。 将蒸汽机装上车,是朱瞻基最近才提出来的,但是将蒸汽机装上船,却一直都在试验之中。 如今大明的河船已经通过机械连杆,制作出来脚踏明轮船。这种通过机械连杆连接到船两侧的明轮,在滚装轮被放下水以后,工作效率比船桨和撑杆要快的多。 将蒸汽机装上船,直接连接上这种明轮,发挥的效果也非常好。 通过齿轮配比的调节,蒸汽机船不仅有各种档位,还能倒着开。 海船和河船不同,因为大部分河船都是平底,只需要简易的装置,就能稳定滚轮的作用。 但是海船需要在水面之下配重,将重心稳定在水平面左右,这样就需要有很深的船底,让船体的重心下移。 这样的时候,安装蒸汽机,以及用蒸汽机来进行驱动,就要麻烦的多了。 但是安装再麻烦,也比不上蒸汽机的发明,何况只是简单的的密封和传动结构。 现在,这一批出海的舰队里面,就有了十二艘装了蒸汽机的海船。 看到眼前的这些蒸汽机船,虽然现在蒸汽机船的解构还很简单,效率也不是很高,而且样式跟他记忆里的蒸汽船差别也很大。 但是在主体架构已经完成的时候,剩下的都是细节小问题,慢慢完善就好了。 比如现在的蒸汽机都不是很大,也没有装进船腹,而是在甲板上面靠后位置安装了四个小蒸汽机,每一个蒸汽机负责一个方向的滚轮转动。 通过调节不同方向的蒸汽机的转速,就能让大型海船进行方向和速度的调整。 在朱瞻基的引导下,这些蒸汽机的主体就像后世烧煤的锅炉,主要燃料也换成了无烟煤。 朱瞻基坐上了蒸汽船,让这艘一级战舰在长江的江面上向上游航行了大约十公里。 虽然是逆水航行,但是速度已经超过了十节,回来的时候顺水更是超过了十五节。 这个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超过了大部分风帆船的最高时速。 但是同时,耗费也是超级惊人,带动这么大的一艘船,四个锅炉每小时要烧差不多两吨煤。 除了效率值,关键还有滚轮的叶片容易损坏,传动轴容易卡死等各种小问题。 能够想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风帆的作用还不能被取代。 至于铁甲舰,如今还是一个梦。 利用铁皮包括木料,倒也不是不能造出铁甲舰,但是目前的提炼技术还达不到,钢铁里面的杂质多,容易生锈。 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