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 (第2/2页)
瓦剌,鞑靼,还有朵颜三卫里面抽调骑兵。 一方面是要消耗他们的军力,不让他们坐大。另一方面也是平衡漠北的兵力,不至于大明士兵抽调以后兵力空虚,让他们有机可乘。 但是,给他们报酬,让他们这些人干活容易,给他们报酬,让他们卖命,可就难了。 郑亨这几个月恩威并济,一边威胁,一边利诱,这才终于将各部落说服,他们一共可以抽调三万骑兵,三万仆从兵。 而黑山头,就是他最后一处目的地。 两百年前,铁木真将黑山头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撒尔,其余部分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 两百年的风风雨雨,蒙元人已经失去了大部分了岭东地区,这片草原虽然依旧被蒙元部落控制,但是也是屡换主人。 永乐七年,鞑靼部阿鲁台和傀儡大汗本雅失里率兵出击瓦剌,被马哈木等击败,退走胪朐河,黑山头这片茂盛的草场,就成为了鞑靼本部的天下。 阿鲁台虽兵败,但未遭受重大打击,仍自持力强,与明王朝为敌。七月,杀死明使郭骥。 八月,朱棣命率10万骑征阿鲁台和本雅失里。丘福孤军轻进,在胪朐河上游被阿鲁台和本雅失里打败,全军覆没。 这也是大明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失败。朱棣大怒,将丘家全家削爵流放。 永乐八年三月,朱棣率五十万大军征讨阿鲁台和本雅失里。 阿鲁台与本雅失里分裂,本雅失里率部西走,阿鲁台则率部东奔。明军首战本雅失里,蒙古军大败,本雅失里仅以7骑脱走,西入瓦剌。 朱棣复率兵向东,大败阿鲁台部于兴安岭,占领黑山头。同年冬,阿鲁台被迫遣使贡马,与明朝修好。永乐十一年,朝廷封阿鲁台为和宁王。 第二次东征,也就是永乐十二年,这是太孙殿下首次在战场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是大明火器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 这一战,打的瓦剌部死伤无数,仓皇而逃。 而后鞑靼部阿鲁台趁机西进,擒获马哈木,并且将马哈木送给了大明。 马哈木在应天府被斩首示众,瓦剌势力大损,一部分部落西逃,另一部分归附大明。 阿鲁台想要趁机捡便宜,但是大明在漠北建立的北明山据点,却让他的计划落空。 这几年来,大明兵力越发强盛,特别是在火枪被全部列装之后,鞑靼人现在根本没有了造反的念头。 郑亨却很清楚,阿鲁台非良善之辈,此人就是草原的恶狼,他现在臣服大明,不过是因为势不如人,要是给他机会,他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这几年来,他一直大力压制鞑靼本部,扶持其他部落。 阿鲁台不过是蒙元化的突厥人,他与蒙元本部的大小部落并不和谐,抓住这点在各部进行宣传,让阿鲁台不敢随便造反,这才是郑亨这几年能保持草原稳定的基础。 当眼前出现了一片宽阔的湖泊,还有湖泊边那如林的军旗,郑亨才长舒了一口气,一直板着的脸也变的轻松了起来。 这次为了说服阿鲁台出兵,他已经耗费了大半个月。 阿鲁台虽然允许他带兵进入黑山头,却只让他携带三千人。为了不让阿鲁台恐慌,他遵从了对方的意愿。 但是,他也不能不防,这近两万骑兵驻守阔滦海子,就是对阿鲁台的威慑。 这支骑兵全部都是火枪手,虽然只有两万人,但是即便是面对鞑靼本部的五万骑兵,也能占据绝对优势。 虽然知道阿鲁台不敢动武,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命,携带三千人就闯入他们的本部,这也算得上是冒险了。 但是一切还算顺利,在近半个月的扯皮与威慑,外加利诱的紧逼下。阿鲁台终于点头,愿意派出一万骑兵,一万仆从兵,随着大明大军一同西征。 虽然只是两万人,但是对人口本就不足的鞑靼人来说,这已经是阿鲁台一半的兵力。 能够让他派出如此多的人马,郑亨也已经心满意足了。 他顺利归来的消息一早就通过滑翔翼讯号兵传了回来,大帐这边也是早已做好了准备。 待到郑亨率领骑兵回到大帐外的战壕前,他的儿子郑能已经率领其他部将等候在路边。 郑亨虽然性格中正平和,却领兵甚严,在军营中,郑能也不敢以父亲相称,而是唤以大帅。 “大帅,如你今日不回,孩儿也要派人去寻你。今日收到殿下来信,阳武侯薛禄将会接替大帅之位,如今薛禄携带六千新训幼军,预计下月抵达北明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