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六章 大善 (第1/2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正文卷第一三六章大善后世的祖国阅兵方阵,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 现在这种方阵提前六百年来到大明,对所有人的震撼都是难以言喻的。 虽然现在服装款式远比不上后世的整齐,但是已经足够了。他们每人穿的新马靴,在跑道上发出整齐的声音,这脚步声,似乎直接踩在每个人的心上。 阅兵,永远都是最能激发集体荣誉感和归属心的途径。 相比之下,朱瞻基让幼军出列的时候,排出了劈枪的动作,远没有那么震撼。 不过在所有方阵里面,表现最好的不是幼军,而是羽林卫学的学员兵们。 他们从入学开始就开始列方阵,走正步,到了这种时候,他们的表现自然最佳。 朱棣一直站在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场内,看着一块块方阵走过去。 一直在运用自己情绪,引领着场内的气氛的李亮,突然之间犹豫了一下。 他回头看了看脸色平静的朱瞻基,又看了看手中的稿子,硬着头皮喊道:“最后一支方阵,是我大明最年轻的一支军队,她们的手中没有火枪,没有大刀长矛。但是,她们的手中,却有着止血的纱布,有着救命的良药。她们就是在太孙殿下的指导下,从宫中挑选出来的宫女医护兵。”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就连朱棣也是浑身一震,忍不住转头看了看依旧平静的朱瞻基。 “胡闹,女人如何能上战场!” 在后世,女人不仅能上战场,还不仅仅限于当医护兵,在通讯,后勤等各个领域,都有女人的身影。 但是在这个时代,让女人上战场,的确有点石破天惊,毁人三观的感觉。 朱瞻基笑道:“孙儿也只是试试看,宫中不少宫女如今无家可归,他们在宫中服侍二十年,总不能临老落个无依无靠。如今皇家医院就用了大批的宫女,他们比那些男人更细心,也更有耐心,如今那些医院的病人,都还指定女护工照顾。” “但是战场……” “皇爷爷,又不会指望她们打仗,只是在后方救治伤员。何况,她们都是孙儿挑出来的三十岁以上的宫女,不会引发将士觊觎。真要让她们在军中找到将士成家,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朱瞻基没有从设立女护士的必要性来谈,只是口口声声说给宫女找一个归宿,这让朱棣也有些无话可说。 如今皇宫内不仅太监多,宫女也多,许多宫女十三四岁就进了皇宫,二十年之后,家中父母早已过世,孤苦无依。 老太监们还能打发到中都守城,守墓,这些宫女真是不好安排。 内库那边,纺织厂需要大量女工,不过那些宫女都是从小就经过培训的。这些在宫内伺候的宫女几十岁了,学起来又慢,那些太监们都不愿意要这样的女工。 不过,这两年来,朱瞻基放出去了两批宫女,都安排在皇家医院当护工。 一开始,她们自然是不受待见,许多病人坚持不要女护工照顾。 但是,时间长了,接受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女人相比男人更加细心,而且在如今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人的谦卑和服从也更加远超后世。 宫女本来就是照顾人的,他们的服侍也更加周到。用她们当护工,病人更加满意。 现在除了一些老古董不要女人照顾,大部分病人现在更喜欢用这些宫女,享受皇家待遇。 不少民众都忍不住站起身来,看着场地内走出来的女护工们。她们身穿白色大褂,头戴白帽,只有胳膊上面戴了一个红色袖箍,腰间系了一条牛皮腰带。 她们的装扮也格外让人诧异,朱棣都忍不住说道:“让她们一个个穿的跟披麻戴孝一般,晦气!” 朱瞻基笑了起来,解释说道:“这样的装扮让她们更显眼,白色也易脏,有了污渍就能发觉。” 对这一点,朱棣也无话可说了。 从显微镜发明出来,大明的医疗技术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以前许多不知道原因的病症,现在通过显微镜的观察,都能得到确认。 病菌现在对许多大明人来说,已经不稀奇了。军队的伤员救助,现在对卫生条件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而这样的卫生要求,也的确救活了不少以前认为的不治之伤。 现在军队里面的伤情大部分都是刀箭外伤,只要在止血和感染方面提升了技术含量,让军队的伤亡率大大降低。 每一个方阵绕场一周,然后从朱瞻基他们的正对面,进入中间的足球场。 当女护士方阵也踢着正步,绕场一周之后,原本民众对她们的抵制之心,也淡化了不少。 不少将士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