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六章 婚事 (第1/2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正文卷第一四六章婚事长安坊。杨宅。 这座两进的小院子当初是纪纲送给杨章德的,但是现在,已经不符合杨章德的身份了。 但是杨章德并没有想过要搬家,依旧住在这里。 只是苦了那些锦衣卫的下属,每日他们来汇报工作,就只能在院子里等待。 去年的时候,杨章德让人在院子里搭建了一个带顶的窝棚,直接占据了一大半的院子面积,才让那些下属免去了风雨之扰。 劝他换一个大宅子的人很多,当上锦衣卫指挥使之后,身为这个暴力机关的主官,他完全有条件去住更大的房子。 他的老丈人李景隆就不止一次提出愿意把原来的曹国公府的后花园跟西院“卖”给他,但是他不为所动,依旧甘之若饴地住在这里。 而且在公务之外,他也少了许多寻花问柳,走马章台之事。近几年一直细心研读各种兵书,还向李景隆求教甚多。 他很清楚,自己的职位已经升到了顶点。 锦衣卫这个系统是大明官场的另类,原本属于京卫,负责皇宫的守卫,但是在朱元璋的手里,变成了一个融情报,侦查,甚至是断案的综合机构。 权力很大,但是他们上限很低。杨章德可以年纪轻轻地做到指挥使,但是他一辈子也就是个指挥使,不可能有上升的空间。 在他之前的塞哈智就不说了,那是纯属于过渡的指挥使。塞哈智之前,纪纲能做到权倾朝野,但是最后免不了要背井离乡。 虽然他现在在东瀛当逍遥伯爷也很不错,但是他能度过危机,靠的是殿下大度。 有纪纲这个前车之鉴,杨章德当然自己应该做些做些什么。 往文官那边靠是不可能的,文官们也不会接受他这个专门针对他们的走狗,所以他就只能向武将这边靠。 像纪纲一样,在战场上立功,获得封爵,也能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财富。 他不怕朱瞻基会不用他,只怕自己不符合朱瞻基的要求,所以才会一直充实自己。 锦衣卫在他的领导下,少了几分阴邪,多了几分堂堂正正。 而且,如今锦衣卫的自我约束性也比较大,在朝中恨他的人虽然不少,但是无论谁提到他,都不能否认,他做事堂堂正正,将锦衣卫管的井井有条。 李景隆虽然在建文帝的时候,对付朱棣兵败如山倒,但是这个人的军事能力还是有一些的。 他虽然被誉为当世赵括,但哪怕就是赵括,在军事理论方面的才华,也不逊色名将。 何况,他还不仅仅会赵括的纸上谈兵。洪武十九年袭爵曹国公后,他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还曾负责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 一个能被朱元璋看重的人,又怎会只是个草包。当然,他上了战场之后的决断能力,的确是差的不行。 他打仗不行,但是当个军事老师,还是绰绰有余的,并且他对这个杨章德女婿也是指望颇多,自然倾囊相授。 今天的杨宅,除了值守在门口的玄寂,也就只剩下了四个锦衣卫守在门口。 杨章德今日回来之后就宣布闭门谢客,锦衣卫的人都知道,这是为了庆祝他的得意弟子二狗子从羽林卫学毕业。 二狗子不仅在六月的毕业考核中名列第一,受到了太孙殿下的亲自接见,授正六品昭信校尉。 而且,进入海军实习,他们一帮学员兵在老兵的监督下,独自驾船抵达了东瀛北方的虾夷岛,完成了考核任务。 才是刚满十八岁的二狗子可是这帮学员兵的主官,这次顺利完成了实际cao作考核,他要是被授官职,最起码也是正六品武官。 谁都知道,羽林卫学的状元,比武状元更受重视,因为他们一个个不仅要考核武技,文韬武略更是重中之重。 一个羽林卫学的状元,各军都会争抢不休。 虽然锦衣卫早就把二狗子当做自己人,但是在二狗子考上头名之后,也都认为,将二狗子留在锦衣卫,有些不合适了。 这样的人才应该是以后开土拓疆的将领,封公封爵的勋贵,而不应该留在最高只有三品的锦衣卫。 客房内,二狗子的弟弟三宝,meimei妞妞,正逗着杨章德的三个孩子在玩。 李晴儿这些年给他生了三个孩子,除了大宝已经七岁,还有一子一女。 因为二狗子的原因,三宝和妞妞也受到了杨家的重视,妞妞跟着李晴儿带孩子,实际上,是跟着李晴儿学认字,学管家,管账。 这个时代的女孩子,是没有上学资格的,长辈要是不识字,她们也几乎没有识字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