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处政 (第1/2页)
天色还未大亮,不过霜冻的雾凇组成了一片晶莹剔透的世界。 如同瀑布一般的云海缓缓流动,形成了脚下梦幻一般的断层云。 东方的天空呈现出一片金色,这是太阳将要升起的讯号。 朱瞻基凭栏而立,望着东方的天空,丝毫不在乎呼啸的寒风。 朱见深带着自己的孩子朱佑樘隔着几步站在朱瞻基的身后,不敢打扰了祖父的雅兴。 今年才五岁的朱佑樘年后才进学,朱见深故意带着他,陪着祖父一同前来皇山。 朱佑樘还不经事,在这山顶被寒风吹的浑身发凉,忍不住喊道:“曾祖,冷……” 朱瞻基转过头来,威严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和蔼的微笑。“严寒酷暑,四季轮回,日出日落,云雾风雪,这就是我们所在的世界。当皇帝不能高高在上,还要深入民间,知晓民间疾苦。樘儿,来曾祖这里。” 小家伙上前了几步,在栏杆边不敢向下看,拉着朱瞻基的衣襟道:“孙儿不懂。” 朱瞻基看了朱见深一眼,才说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樘儿不懂,可以多问问你父王。” 朱见深很明白,这话不是对不懂事的朱佑樘说的,而是对他说的。 他躬身长揖道:“孙儿受教。” 朱佑樘跳了起来,扯着朱瞻基的衣襟道:“曾祖,太阳出来了。” 朱瞻基回头去看,一轮红日从云海里冒出了一个头,犹如一个红色的月牙,没有丝毫的温度,也不刺目。 太阳逐渐升起,一轮红日慢慢露出了全貌,给皇山的山峰,都撒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 那原本晶莹剔透的雾凇,也变成了金黄色,份外迷人。 山上除了朱瞻基他们,还有数百护卫,此时都忍不住为这美景入迷,发出阵阵赞叹声。 等到日头高悬,那抹金黄也逐渐变的刺眼,朱瞻基才淡淡说道:“出发。” 下到山下,众人登上了早已等在那里的车队,从山下坐汽车到太平县,然后那里才有前往应天府的火车。 如今的汽车还非常简陋,发动机是简易四缸,车内有发动机热气供暖,却没有空调,冬季开车,还要不时打开窗子擦玻璃。 所以夏季,冬季开汽车,并不舒服,朱瞻基现在长途旅行,更喜欢火车。 临上车,朱瞻基跟朱见深说道:“你准备一下,春节之后,南洲巡视组将要出发,你跟着一起去。去之前,好好想想,自己这个太孙应该做些什么。” 朱见深躬身应是,准备牵着朱佑樘去坐其他的车,被朱瞻基又叫住,让朱佑樘跟自己一起上了车。 朱见深心里激动不已,装作平静地跟朱佑樘交待了一番,才抱着他上了朱瞻基那将近十米长的房车。 如今的科技差不多追上了欧洲十九世纪末的水平,有些地方超出,有些地方不如。 比如铁甲舰,双人飞机,现在已经出现,但是几万吨的铁甲舰,如今却造不出来。 这是因为电焊工艺达不到。 化学药品方面,如今这个时代比十九世纪的欧洲更强,但是主要集中在某几种药品上,在整体化学工业上,大明走的更快,却不是全面提升,短板也有很多。 在电力,工业,电子研发方面,短板就更多了。如今虽然造出了电报机,却还是朱瞻基最开始指导研发的莫尔斯电报机。 不要说无线,电磁电报机,就连有线集成电报机,现在都没有发明出来。 短短几十年,朱瞻基虽然能引导科技发展的方向,却无法全面提升整个行业系统的全面提升。 光是在人才储备方面,全民思想改革方面,几十年的时间想要走完几百年发展走过的道路,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比如电话,在原本的世界,如果又这样的发展水平,电话的发明应该很容易。 可是呢,朱瞻基接触电话的时候,手机都已经出现了。他根本不知道电话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虽然让人在研究,却收效甚微。 如今的大明,就像一个瘸腿的巨人,在蚂蚁的眼里,巨人一步能跨出很远,但是实际上,只有朱瞻基清楚,大明是举步维艰。 不管什么时候,时代的发展应该是均衡的,全面的。 单靠他跟蓝烟,也就是在少数行业能超过时代的局限,这种发展是畸形的,不完全的。 当然,对其他国家来说,如今的大明高高在上,是强大无比的。 以他的专车为例,九米五的车身,是所有坐人轿车里面最长的,除了他的车,任何轿车的长度都在九米以下。 因为科技的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