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_第十七章 备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备战 (第2/2页)

间疾苦。这是我体会出来的……”

    林汉伦也有些想通了,点了点头说道:“是我太心急了。”

    乌拉尔山到伏尔加河之间的广袤平原,是一片得天独厚的土地。

    这里有着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矿产,还有数不清的各种动物。

    这里原本生活着巴什基尔人,在蒙元人占领了他们的家园之后,这里就变成了金帐汗国的一部分。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蒙元人,乌兹别克人,突厥人,包括鞑靼人,轮流在这片土地上耀武扬威,而弱小的巴什基尔人只能仰人鼻息才能艰难生存。

    大明人的西进,给这片土地又增加了一丝混乱,曾经的巴什基尔人甚至想要整体迁移,远离这片土地。

    但是,混乱很快就被肃清,有着大明帝国支持的唐林城很快就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了真正的主人。

    他们收服了乌兹别克人,并且从乌兹别克人的族人里面分出了一个分支,让这片土地上又多了一个哈萨克人。

    哈萨克人的出现,将乌兹别克人区别开来,并且将他们隔离在南方。

    其后,鞑靼人成为了大明人的附庸,曾经不可一世的喀山汗国,如今也只能依附大明人才能生存。

    巴什基尔人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彻底倒向了大明,依靠大明人的保护,在这盘土地上继续生存。

    他们是天生的猎人,是天生的牧羊人,每年向大明人缴纳羊毛,毛皮,而得到大明人的保护。

    大明人甚至还帮他们建立了一个城市,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叫做巴什基尔城。

    在比尔姆公国已经被大明人赶走之后,巴什基尔城,鞑靼人的喀山城,这两座城市成为了大明人与诺夫哥罗德人,基辅人,莫斯科人之间的屏障。

    但是从正统二十年左右,在极西的大明人人口增加了一倍以后。大明人已经不满足局限在黑山城,唐林城,云中城一带了。

    在河中总督的带领下,他们向西进发,攻打下了北方的下诺夫哥罗德,直接威慑莫斯科公国。

    而在南方,当时的总督郑能一直率军攻打到第聂伯河流域,占领了当地最大的顿涅茨克矿山,威慑住整个基辅公国。

    只不过,好景不长,大明人还是太少了,他们虽然武力强大,却难以维持几千里战线的统治。

    在欧洲人也有了火枪之后,受限于补给的限制,人数的限制,大明人节节后退,如今已经彻底退回了里海沿岸。

    正统四十年,诺夫哥罗德公国在莫斯科公国,基辅公国,立陶宛公国的帮助下,夺回了下诺夫哥罗德。

    大明人退回到了伏尔加河东岸,在这里与联军对峙。

    而且过年之后的战事中,联军绕过了喀山城,将唐林城的军队一直驱赶到了卡马河畔。

    他们不敢越过卡马河,怕彻底触怒大明。但是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那就是占据整个平原地带的草场。

    有了这些草场,只要熬过这一年,他们的羊群就能增加一倍。

    而有了顿涅茨克矿山,他们也能提炼出更多的优质钢铁。

    唐赛儿从年仅二十,就来到了唐林城落地生根,这几十年来,对这片土地,她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

    从原来的一个普通村姑,到现在的帝国女英雄,唐林城的实际控制者,一个庞大家族的领头人。

    为了家族以后的发展,她也不会放弃这片富饶的土地,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厚的家底。

    第二日一早,唐赛儿一路骑马,换拖拉机,终于又返回了位于卡马河畔的军营。

    极西这里因为属于战场地带,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比较落后。在唐林城到喀山城之间,虽然已经在建设一条水泥路,但是至今尚未建成。

    如果能够修建起来水泥路,大明这边有汽车,拖拉机,军队的实力将会更加强盛。

    但是滞后的交通条件限制住了大明军队的转移,这里的作战,主要依靠的依旧是马匹。

    回到军营,一夜没睡的唐赛儿依旧看不出半点疲惫,面对前来迎接自己的子侄们问道:“黑山城和云中城的使者抵达了没有?”

    副将宾云回道:“黑山城高长秀的人还没有到,不过云中城的郝盖天已经到了,他们的军队明日就能抵达。”

    “郝盖天亲自来了啊,这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这次倒是积极的很。带我去见他。”

    当初来到唐林城的时候的老人,现在就只剩下了唐赛儿一个。林三,宾鸿,高羊儿,郝云中他们都在几十年的光阴中先后逝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