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 (第2/2页)
瀚自以为自己的心事无人知晓,但是实际上,任何一个家族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子孙的能力,心态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 如果不能掌握每个子孙的能力深浅,家族又怎么敢把家族事务交到他们的身上? 杨家和张家的关系不错,两家都在东洲发展,这些年的关系一直很亲近。 张风和杨致和又都娶了公主,两个人的关系自然不同。所以,张风特意安排了管家来跟杨致和共同协商,准备利用一些手段,来纠正张瀚的心态。 杨致和对张瀚还是比较欣赏的,不过这种欣赏只限于对他善良的欣赏。一个大家族的子弟,除了善良,应该具备更多的优秀品质,所以总的来说,张瀚目前并不合格。 永衡公主身为女人,对这个侄儿其实很欣赏。 不过大明宗室令中又重新规定,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不可成婚,所以才没有把自己女儿许给张瀚的想法。 蒙特和蒙正他们抵达克里特岛的时候,虽然欧洲因为大败,哀鸿遍野。 但是却可以明显看到,克里特岛的商业更加兴旺了。 这主要是因为,大明现在放开了钢铁管制,准许对欧洲和奥斯曼等国销售钢铁。 不管是马穆鲁克王朝,还是奥斯曼,还是匈牙利,教皇国,神圣罗马王国等国,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不已,继而变的疯狂。 整个欧洲,目前的钢铁产量不到大明的百分之一。 大明每年修建铁路耗费的钢铁,就已经有几百万吨,而整个欧洲的钢铁产量加在一起,还不到五万吨。 这已经是得到了大明黑科技之后,欧洲的钢铁提炼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之后的结果。 在偷学到大明的钢铁黑科技之前,整个欧洲的铁产量加在一起,还不到一万吨。 而且,他们不会炼钢,只会用低炉温来炼铁,他们的铁剑软的像个面条,砍杀敌人之后,铁剑就会变弯,需要用脚踩直了,然后才能继续砍杀敌人。 这可不是虚撰,而是史实。 因为钢铁数量太少,整个欧洲又只有法国,英国,卢森堡有小规模的铁矿。保加利亚那边的铁矿,欧洲和奥斯曼都在竞争。 所以他们才会组成联军,向东拓展,去抢夺乌克兰那个世界“最大”的顿涅茨克铁矿。 现在,大明开始向欧洲供应钢铁,这些钢铁立即成为所有国家最青睐的商品。整个克里特岛上的各国采买使见到一艘大船过来,就会立即冲上来,想要直接买断一船的钢铁。 在钢铁的诱惑下,就连刚刚战败的那些国家,也不顾悲伤和仇恨,派来了一些民间的商人,想要购买大明品质优良的钢铁。 而大明的钢铁,即使加上长途的运费,运抵欧洲以后,依旧比欧洲本地人生产的成本要低,铁质还更好。 但是实际上,大明很少会直接从本土运钢铁来欧洲,运抵欧洲的钢铁,大部分都来自印度西部的果阿和芒伽罗,科钦三个港口。 那里是印度的铁矿产地,如今大明在当地建了超过十座钢铁厂,帮助当地发展经济。 而实际上,大明已经控制住了整个印度地区的经济,将整个南亚地区变成了事实上的殖民地。 印度丰富的矿产,肥沃的土地,加上复杂的民族斗争,大明统治这片区域,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 许多印度小国哭着喊着要加入大明,只不过,现在大明并没有接纳他们。 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人口太多了。 大明想要利用印度的人口,却不愿背负这些人口带来的负担。 蒙特这次带来的货物,大部分都是上次直接跟各大城邦国直接商定的货品,所以他们在克里特岛只是暂留,补充淡水,而不是贸易。 可是他们上岸以后,就受到了这里商户的围堵,目的就是为了他的一船钢铁。 这个时候,蒙特展现出了不同于一般商人jianian诈的诚信,哪怕对方将价格提升了一成,他也没有答应将这些钢铁转卖给他们。 而这番举动,也得到了那些城邦国代表的感激,当然,与此同时还有些怀疑。 因为一个普通的商人,是不会高价不卖,却愿意遵守契约的。遵守契约在后世,这是商人的基本标准,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那么难得。 而这个时候,蒙特也不失时机地亮出了自己的伯爵身份。为了贵族的荣誉,他愿意放弃商业上的一些得失。 随后的蒙特故意在克里特岛停留了半个月,这半个月,是为了给欧洲各国一些反应的时间,观察他们的反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