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伏杀  (第1/1页)
    有一种狗队友,顺风浪成狗,逆风怂成狗。    程志远让初一见到了前者。    起事之初,烧杀掳掠两座城池犹不满足,还要攻伐遒国。    邓茂让初一见到了后者。    自涿县一败,一路溃逃,万五青壮两日间只剩两千,遇敌不战,见敌便跑。    “你若再这般避而不战,军心涣散,不用敌人来攻,你自己的队伍就能跑散。”初一用手中木棍捅着身前的篝火。    这两日,邓茂军粮全由初一供给,初一的压力很大。    “你若断后,我何至于此?”邓茂抱怨。    自昨日上午战败,初一整军撤退,队形不乱,精骑断后,敌人试探一番,最后没有对他发起进攻。    这让他走的更加从容,干脆带领八千人在最前方奔走,也不焦急,只是领先邓茂一步。    如此一来,邓茂几乎成了初一的rou盾,被后面紧追不舍的涿县士卒不断蚕食,溃不成军。    面对他的抱怨,初一还以嗤笑。    “万五青壮,甲胄兵刃不缺,立地死战,涿县追兵两千,能耐你何?”初一反问。    邓茂无言以对,最后只有一声叹息。    昨日涿县主攻的是程志远的队伍,即便程志远身死,可那里两万余黄巾军却没死,只可惜程志带着大旗奔逃,根本没有抵抗的意识。    没了主将的黄巾军被涿县大军扑杀,大多跪地投降,抵抗者甚少。    但这些人哪怕投降,也帮着初一、邓茂拖住了敌人,让他们从容后撤。    两军一路后撤,至下午,涿县左右兵曹带着大军杀来,邓茂不敢战,只顾抱头奔逃,万五大军一战丢失一半。    最后若不是初一引军阻敌,邓茂大军昨日便没了。    但经过这一场,初一却没有殿后的想法,再次整军超越邓茂的队伍,走在前头。    于是,涿县士卒就吊在后面,不时对着邓茂的队伍啃咬几口。    时至今日,万五大军只剩下两千苟活残喘。    “等到了方城,便好了。”邓茂道。    涿县至方城百余里,明日早些起来,晌午前便能到达。    “那要看公孙单给不给你机会了。”    初一冷冷说了一句,起身离开。    对这狗才,他真是无话可说。    都已经这个时候了,还想着能平安回到方城?不解决后面的追兵,方城能守住?    公孙单已经杀红了眼,若不是初一军阵一直严谨,搞不好都要被咬几口。    回到军营,不等他聚集各头领,便看到翁老等在自己大帐前。    初一眉头一皱,快步上前。    “前队出事了?”    翁老:“天王勿要惊扰,前队没事,是广阳郡传来消息,我与姜妪商量一下,还是要让你知晓。”    初一:“什么消息,让你弃全军家小不顾?”    翁老、姜妪、兕子、小彘等人并未跟在大军之中,而是带领着四万老少走在前面,早早等在方城。    初一没有困守良乡的想法,也没有在幽州发展的欲望。    良乡北有蓟县,南有涿县,一己之力难以发展。    幽州北有匈奴、鲜卑肆虐,南有北中郎将卢植带领的北军五校士,具是难以抵挡的敌人。    此次攻打涿县,只是他南下顺路而为,否则他不可能不蓄谋更多。    翁老:“广阳渠帅杀了刺史郭勋、太守刘卫,蓟县已被太平道占领。”    他目光闪烁着兴奋,也带着担忧。    兴奋,是为黄巾军在广阳的顺利而高兴,担忧,是因为初一并不看好广阳黄巾。    “胡闹。”初一怒斥。    刺史身死,幽州必然大乱,北方的鲜卑、匈奴,岂是好相与的。    叱骂一声,初一无奈摇头。    解救遒国已经是自己极限,若再在幽州纠缠下去,等卢植灭了张角,北上幽州,到时候北有鲜卑、匈奴,南有卢植五校,自己有死无生。    “不用管他们,整顿大军,按照计划向泉州进发。”    初一匆匆下了命令,根本不容翁老拒绝,直接让他连夜赶往前队。    那里本身就没什么能镇得住脚的,若翁老不在,他真担心。    他也明白翁老和姜妪的意思,无非是希望自己响应广阳黄巾,打消南下的计划。    可惜他是个穿越者,知道历史大势,在历史滚滚洪流面前,他如今只是一个挣扎求活者。    让他陪着黄巾军玩火自焚,他不干。    翁老一步三回头的离开,初一立刻召集将士讨论军情。    初一:“方城我们必须掠夺,否则粮草不足,钱财将来也不够用。”    “天王想要斩断尾巴?”    李头领政治眼光不行,军事眼光却不错。    初一:“我欲取精兵埋伏左右,任由邓茂溃逃后领精兵杀入,诸位以为如何?”    这战术既不新鲜也不高超,但胜在可行性高。    邓茂溃军姿态可不是演出来的,自己也一直给人一种逃避的印象,料想敌军必然轻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