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_第一百七十八章,不见思念相见内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不见思念相见内疚 (第3/5页)

珠从没有像当女强人的雄心壮志,她要的就是有个相处得来的丈夫,过上一辈子。她甚至当初是不愿意进京的,为了不进京还去和方姨妈结盟过,她怕进京后找到王侯公子又如何,那王侯公子高是高了,他能看得上宝珠吗?

    宝珠有自知之明,凡是超过她自知之明的想法,不见得就是好高骛远,但在宝珠心里也是不得当的,她不会去驾驭它。

    以她的年纪,去年十五岁成亲,今年不过十六岁。是一个十六岁,又身在爱恋的少妇人,谁动她的丈夫,包括是她的丈夫自己,宝珠都会去争取。

    她要的,本就是夫妻相对。

    坐在雇来的车里,因为来前就有预感,和郡王妃这场话未必是好谈的,宝珠没让顺伯送过来,也正好免得顺伯看到这一幕。

    此时她抚额头,摸着那火辣辣的地方,只顾抽着凉气:“他是铁打的吗?”宝珠昨天没睡好,这下子原本的头疼就更疼了。

    红花怯怯地问:“现在是往宫门上去吗?”这是宝珠定好的路线,先去见郡王妃,再带上郡王妃一起去宫中找后援。

    宝珠恻然:“不必了,回家去吧。”红花不解上来,宝珠看在眼里,也难以对红花解释。红花的眼光分明在说,难道不管小爷了吗?她想不到宝珠所想的。

    郡王妃jiejie都有瞧不上宝珠出身的意思,那中宫姑母呢?宝珠想只怕也早有想法在心里了吧?

    那王府的姑娘不合时机的又冒出来,常四姑娘从脸蛋子到身段儿也是好的。宝珠此时了然,姑母必然是给表凶寻过亲事的,不知什么原因,表凶没有答应,才和宝珠成了亲。

    只是两家舅父定亲,就让表凶把王府姑娘推掉这个原因,宝珠觉得不可相信。

    但事实就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往往是人们不相信中的误区。

    表凶把姑母许的亲事不要,那姑母想来也不喜欢宝珠,见面儿关爱,不过是宝珠是侄媳妇罢了。

    宝珠想通这些,就更加的难过,表凶是喜欢宝珠的不是吗?至少也有缘份存在吧。过往的种种俱在眼前闪过,宝珠不敢相信那以前全是骗宝珠的?

    你真心的想去打仗吗?打仗是意外不断的。

    大姐丈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许给他一定不下战场他才说好。还有最近京里摔断胳臂腿的倒有多少,守宫门将军邹明身为岳父,都不肯让女婿去,何况宝珠是枕边妻……这说明什么?没有人认为去打仗叫好。

    换成现代姑娘们,热恋的男朋友哪怕去隔壁的城市工作,也是会难过的吧?

    她今年十六岁,她的丈夫才当官,不在意料中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古代女人中听到亲人打仗就哭的,只怕千千万都如此。何况他们是恩爱夫妻。

    不是恩爱夫妻这样的,也一堆。

    宝珠不后悔争执,只是婆家的亲戚就此不能再找。在他们眼里,宝珠你应该理解,你的丈夫素有大志?宝珠嗤之以鼻,不在谁身上谁不知道,这个时候哪里还来的稳定和镇定,急还来不及。

    就三天,可就离京了。

    昨天还就过去了一天,也就是说,除了今天明天,后天就得走了。

    怎么办?

    宝珠这个时候倒定了下来,也许心底的莫明其妙撞了一下人后反而消失。好生生恩爱的夫妻忽然要走,总有点儿莫明。

    宝珠再次告诉红花:“回家去。”她决定好整以暇地等着丈夫回来,不信他不要宝珠,母亲也不告别一声?

    车行过南安侯府,宝珠和红花各有心事,就没有往外看到侯府门外停下轿子。马车过去,安老太太从轿子里出来。南安侯府是老太太几十年没回来过的,以前还想过再回娘家必定是感慨万千的,此时却什么想法也没有,只扶着梅英急急往里面走。

    守门的人拦住,他年青不认得老姑奶奶。梅英喝道:“这是嫁到安家的老姑奶奶,来找侯爷的,”

    安老太太已经往都察院去了一趟,今天沐休,她就转轿子再往娘家来。守门的人不敢再拦,反而帮着带路。路上遇到钟三钟四,钟三留沛忙上前搀扶,也就心中有数,问道:“是为四表妹夫的事?”

    “是啊是呀,这好好的,怎么能放他去那生死之地?”安老太太挽住钟氏兄弟的手,就嚷出来:“快叫你的祖父来”南安侯很快就过来,安老太太见到他就泪眼汪汪:“当初兄长许亲的时候,可没有说过他还会去打仗,这亲事是你和辅国公做的保山,你们还我说法来。”

    南安侯安慰道:“meimei别急,我是昨天晚上听到的,听到时已经夜里,就没去看你。我才找人问了情况,正要去找辅国公,你既然来了,我们一起去,当面和他说个明白。他是你的养老女婿,又身有官职,轻易去那几年才回来的地方,不问过我们那是不行。”

    南安侯把几年才回来这话,巧妙的抛出来,暗示meimei也不是不回来,也不是一定就有伤损。安老太太也是一夜没睡,脑子里只转着这一件事,哪里还能听出暗示,催着兄长出门,上马上轿的,往驿站里去。

    轿子走出这条街,老太太才明白过来,咦,我这算是回过家了?

    以前认为回家必然是艰难的,那门一定是难进的。没想到出了一件事情,不易吹灰之力的就进了去,又出了来。

    辅国公和陈留郡王还是不在,他们一早去宫中议事,此时,都在皇后的宫中。

    两个人都长跪着,在他们面前的皇后看上去倒是心平气和,就是说出来的话,让辅国公和陈留郡王哭笑不得。

    她坐在红漆彩百鸟朝fèng的座椅上,手指随意的搭在雕着无数宝石的扶手上,漫不经心地在说一个故事:“就是这样了,老程婴把自己的孩子献出去替死,保全了赵朔的儿子,从此千古留名,”

    这是托孤救孤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春秋时的晋国。大夫屠岸贾为争权杀了赵朔满门,他的妻子是公主,在宫中待产避祸,产下一个儿子由程婴抚养长大,为避搜寻,程婴把自己儿子送出去受死。

    满面平静的皇后缓缓道来这个故事,足可以看出她内心的气愤。你怎么不代我侄子去

    她气愤的借这个故事来责备辅国公,隐含着我的侄子如果有点儿损伤,我就和你拼了。

    陈留郡王想笑又不敢在这里笑,但想到小弟实在“唯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