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让宝珠也去 (第4/4页)
这是昨夜才从库房里翻出来。” 可见太子殿下的库房相当的深,东西太多。 袁训接过放在马上,南安侯送他一匹好马:“从这里到边城道儿远呢,你两匹换着骑,平时另一个就驮东西吧。” 红花悲悲戚戚,不顾尊卑不同,上前来交待:“小爷你一个人去,也没个人服侍,住下店千万让人把水烧滚了再喝,千万别洗冷水澡,千万…….” 安老太太把红花拉开,红花说得太多,她就没功夫说了。老太太短短两天就瘦了一圈儿,她和邵氏张氏一起上来哭:“去到自己小心,可怜见的,从此不在家里,出门儿哪有在家里舒服呢?” 郡王妃把她们拉开,总哭真是不中听。郡王妃和辅国公告诉袁训:“给你派了四个随从,让他们在边城上等你,你都认得的,全是老家人,”袁训眉头一挑不耐烦。辅国公就道:“还是那喜欢自己独担的脾气,从来不改。”袁训对他陪个笑脸儿,再把jiejie叫到一旁,没好气道:“我走了,你要喜欢宝珠才好,哪有不喜欢弟妹的jiejie呢,” 郡王妃心想这种jiejie到处都是,但弟弟特意交待,郡王妃只能听着。她明明不把宝珠放在眼里,还是故意地掂个酸:“你那宝珠要再来和我吵呢?” “怎么会”袁训斜睨着她:“我走了她还吵什么,再说宝珠不是那样的人,不信你去问母亲宝珠好不好,这是我自己挑的,没错” 郡王妃撇嘴,看你心偏的没了边。又对弟弟道:“你姐夫说反正就要见到你,他就不来送你。他进宫去见驾,说请皇上应允你在他帐下,免得到了边城大家分人都分不清楚。你去了以后,我按时让人给你送衣裳,你衣裳破了,让你姐夫的兵给你缝补浆洗。” 袁训说知道,见天色不早,拜别殿下和长辈们。看向宝珠时,袁训又难过了。掌珠和玉珠陪着宝珠,宝珠很想笑出来,却总笑得泪眼汪汪。 此一去,不知何时能再见到? 此一去,不知担心几时能消? 袁训就只深深看过去一眼,翻身上马,身子定了定,似想回头再说什么,但还是没有回身。马鞭子扬起,马蹄声的的,转眼间他已出去一箭之地,身影化为官道上行人中的一个。 风吹杨柳飘去又飘来,再看那远去的人和马,已成一个黑点。 黑点渐小,小到最后消失在视线中。宝珠泪水夺眶而出,在她木着的脸上泪流两行。宝珠一动不动,痴痴的对着官道尽头。那时有行人过来,有挑担子的大嫂,有赶车的大汉,就是那离去的人,再看也看不到了。 她没有哭泣,没有哽咽,只有这泪落不止,似永远不会干在面上不住滴落。这无声地悲伤,像块沉重的石头压在看到的人心上,安老太太直到回家,想着宝珠该是多么的难过,就更伤心不已。 她正忧愁,余夫人来看她。余夫人本来就着三不着两,见老太太为宝珠伤心,就劝解道:“这人的福气都是有数的,你的宝珠福气太大了,上天就叫他们夫妻分开,散散福也是真的。我还没有对你老人家说过,你也说说你的宝珠吧,在宫里大模大样的,不管郡主贵小姐的都敢玩笑,那一天我就看着她过了头,果然,这不就夫妻分开了。” 老太太没好话回她,两个人话不投机,余夫人悻悻然离开。出门就后悔,对自己道:“我是定了一门好媳妇,让老太太帮着相看的,这还没有说,就让她撵出了门。果然这家子人气运要倒,撵客人出门的事也干得出来。” 她一气回家,发誓这个月不再上门。 老太太中午就没怎么用饭,下午南安侯走来看她,说水边儿花开,带着meimei走去散心,正说着别的话引开她心思,有人来回:“袁亲家夫人来了。” 老太太一急,又上了年纪,这眼前一黑就要栽倒地上。南安侯吓得扶起她,高声唤人:“请太医,拿我名贴快去请太医。” 袁夫人远远见到,也顾不上风度仪态,小跑着到老太太身边。老太太缓缓睁开眼:“是宝珠出事了是吗?”不等袁夫人回答,老太太就哭道:“这孩子没爹也没有娘,打小儿就娇弱,这生生的夫妻分离,她怎么能受得了,怎么不能病?” 袁夫人见到这一幕,心想幸好我想到了,不然宝珠倒是没事,这老太太可先要病倒。袁夫人道:“宝珠没事,是我有事情来和你商议。” 安老太太一听宝珠没事,顿时好了一半。坐直了挤出笑容:“是说我们合住的事情是吗?”袁夫人笑道:“这件事儿也要说,这几天里你老人家可就赶紧的过来吧,我打发车轿来接。你不来,家里就我一个人,我也孤单呢。” “不是还有宝珠吗?我那可怜的孩子,”老太太这样的道。 袁夫人笑着:“这是我和你商议的第二件事情,”老太太瞪圆眼睛:“哦,你说,”袁夫人道:“我才陪女儿进宫去辞行,她后天就要离开。我的意思,让宝珠和她一起回去,你看怎么样呢?” 南安侯听过,就面有喜色。而老太太却还愣着:“为什么跟她走?” “老太太,你担心孩子们都担心糊涂了,这可不像素日的你,你精神头儿快拿出来,我慢慢的对你说。”袁夫人打趣她。 安老太太让这话一激,就精神重抖起来,眸子也眯着认真起来:“你说你说,” “从军中到我女儿住的那城,不过几天路程。宝珠跟去,小夫妻可以早早见面,你说可好不好?”袁夫人笑语嫣然。 老太太还没有回答,南安侯先说了一个字:“好”他呵呵笑起来。 安老太太也慢慢的懂了,暗想这是好主意。她为宝珠担心的,不只是小夫妻分离,宝珠孤单。还有袁家日见兴旺,宝珠还没有孩子,而房中也没有妾。老太太对宅门里的心思最精通,她虽然不知道郡王妃不喜欢宝珠,但依着惯例,郡王妃不能坐视弟弟没有子嗣,她离弟弟近,给他几个妾也无人能说不对。 袁夫人出这主意,的确是为了早抱孙子。她在袁训没走的那两天,见宝珠痛哭不止,就有了这主意。 她才进宫对皇后说过,皇后也答应,袁夫人就来见安老太太,想来她没有不答应的,但宝珠是为她养老的人,让宝珠再离开她,得征求她的意见。 而老太太呢,则想的不但是孩子,还有怕宝珠失宠,谁叫她的好孙婿根基太多,一会儿出来一个,又生得俊俏能干,老太太眼里见得人多,她放心不下的还有这个。 本来袁夫人不提出来,老太太虽然想不出这主意她在边城没有人照应宝珠,她就没有这样的思路老太太也正在想让过上半年,让宝珠动身去探望,候着不打仗的时候,住上一个月再回来。 老太太的主意虽然好,但路上到底山高水低,怕出事儿不敢轻易提出。而袁夫人的这主意,随同郡王妃前往,不怕路上风霜雨雪打劫住黑店,到了地方也有现成的地方住,很是妥当。 安老太太想通这些,就满心里情愿。 可情愿中,她还是发愁:“好孙婿不在你身边,宝珠又走了,我这心里觉得对不住你。”她还是要为亲家考虑才是,到底都是经历风雨,能知道事情对错的人。 袁夫人则笑道:“怕什么,我还有你,你还有我,和您老太太相比,我还年青。我先来告诉你,你别怕,凡事儿有我呢,”又对着南安侯笑:“再说还有侯爷在,就依我的主意,我们给宝珠收拾起来,打发她后儿就走,以后呀,就我们一处要过上几年了,” 这朴实的话语,足以抚平安老太太的忧伤。她情不自禁想到余夫人说宝珠没福的话,老太太一面点头说好,一面又暗自骄傲。有这样的亲家,谁敢说宝珠没福气? 这骄傲随即转成自得,这好亲家,不是老太太亲自寻的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