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_第一百九十六章,有心解嫌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有心解嫌隙 (第2/4页)

“你看小二表弟想得周到,果然这诗是用来糊窗户。”

    又端详一下,认了认字,宝珠嫣然:“这里有母亲的,那一扇窗户又是小爷的字,当时必定年纪小,看这字多稚嫩。”

    “吓别提那诗。”红花又惊吓状:“送人东西还要还我就说奶奶想不起来,我就不提,咱们不贴也罢。不想奶奶又想起来,奶奶您想,小爷上次回来只住一天,要次次这样只呆上一天三天五天的,哪有功夫还二表公子的诗去,咱们别贴了吧,拿出来看看就得。”

    宝珠就逗她,一本正经:“红花儿,你白念了书你如今在念书,我指望着你还才是。”红花扭捏起来,这就没有惊吓,反而羞答答喜悦上头:“我,不会做呢”

    这样一来,红花也想了起来:“我过雁门关的诗,还只有一句,雁门关山险,如今见到这小院,我又出来一句,奶奶听小院冷月寒,可使得”

    “啪啪”宝珠鼓掌喝彩:“我家红花诗做得好,依我来看,比二公子好的多。”红花明知道是逗她,也更加的喜悦,难为情上来,无话可回,端着水盆一溜烟儿跑出去独自喜欢去了。

    宝珠在房里笑得不行,只是想到有了身孕,不好花枝乱颤,才慢慢忍住笑。

    有人打门,院太小,房中也就听到。

    一个大汉去开门,却是顺伯从附近酒楼里叫来晚饭。五六个伙计川流不息送了五、六回,才把这院子里十几个人余氏方氏卫氏红花顺伯孔青郡王府的侍候人两个,外加数条大汉的饭菜送齐。

    宝珠早就由卫氏侍候着,慢慢地用汤。

    香味儿顺着风向,飘到对面院中。睡下来的妇人嗅嗅,推推和她同睡的草儿:“我说对面的人来路不正吧你闻闻,这大半夜的吃这么好,这是鱼味儿,又有鸡味道,才刚我闻到有鲜汤,一晃就没了,我还以为我馋了,正想让你明天割块rou回来炖上,现在看来不是我刚才错闻到。”

    草儿闷闷的:“娘子睡吧,我正为这个睡不着,你再说鸡鱼的,我觉得晚上两碗面像进了狗肚子里。”

    妇人扑哧一笑,打趣道:“原来进的是狗肚子里。”两个人不说话,在无意中飘来的香味中寻找周公。

    宝珠在她房里,也正在稀罕。余氏站在她面前,给她送上一盘子自己家炒的新鲜青菜,宝珠笑问:“这晚上的,街上还有卖菜的”正想说大同竟然是繁华的。余氏笑道:“奶奶要,怎么会没有”

    宝珠就谢过,让她去用饭,自己算一算。

    下午往城里赶,亏得轿夫们步子快,城门关以前到达。看过医生到这里有一更天气,除了酒楼上有菜,新鲜菜却哪里去找

    宝珠心想,别告诉我母亲除了一个镇,在城里的铺子也不少。由这想下去,宝珠再请来余氏,先解开心头一个疑问。宝珠含笑:“mama,这左右邻居也是我们家的吧”

    余氏抿唇而笑,轻轻颔首。再对宝珠道:“除了有几家老住户不是,如对面那家就不是,别的院子全是。因此奶奶只管放心住着,郡王妃给您的人,我全能安置得下。”

    宝珠心想我下面的疑问很想张口,可怎么也问不出口。就让余氏再出去,她慢慢吃完饭,早早洗过在床上出神。

    不到山西不知道,到了山西吓一跳。母亲的嫁妆,称得上富可敌国。

    宝珠因为和瑞庆小殿下认识,特意打听过公主出嫁的规格,盘算小殿下出门子,她是当家人,送东西不会自己没主意。

    如今母亲的嫁妆和公主们嫁妆相比,那就都比下去。只嫁妆这一条,宝珠就再次确定。

    舅父是正直的人

    舅父若是不正直,母亲的嫁妆早就光光。

    红烛摇曳,宝珠噙出一抹冷笑。舅父是个好人,不管是谁趁他不在,把国公府名声败坏,宝珠都不会饶过。

    眼前转出凌姨娘的嚣张,姜姨娘的不卑不亢宝珠轻抚小腹,暗叫一声我的心肝儿,要先为着你,等过上几个月,你不闹别扭了,咱们也把国公府的事打听清楚,咱们娘俩儿一起去给舅公公出气去。

    她想的虽然好,但事情紧急远超过宝珠想像,这是宝珠头天没有意料到的。

    红花微张着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时,她坐在另一处院中,孔青坐在她身边。孔青因为送红花当车夫,还是他的旧衣裳。而红花带着块面纱,有模有样的像个姑娘小姐。

    她发上金首饰,有两枝都镶小小宝石,她不说出来,谁也不敢看她是个丫头。

    对面坐的人,就由衣着而对红花很客气。

    “张经济,”红花止住惊愕后,就道:“您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张经济也小小错愕,在心中迅速转动。他们当经济的人,就是现代俗称的中介,各种中介。他眼里见到的人多,再把红花通身的气派看一眼,更确定自己刚才的想法。

    这位姑娘是大宅门里出来的。

    大同城里不但有国公府,还有别的大宅门。

    但是哪一家的就不知道

    至于红花是外路口音,说的一口好官话,张经济倒不考虑进去。大同府里会说官话的人家倒是不少。

    自然也不排除是外来的。

    他暗揣小心,这姑娘要我再说一遍而我刚才顺嘴告诉她的,不过是我为了吹嘘我是本城最好的经济才说。

    难道我看走了眼

    她竟然对辅国公卖田地有兴趣

    如果这姑娘听过后还有兴趣的话,她可就不是姑娘小姐,至多是个管事丫头。要知道辅国公府这一回卖的田地可是不少,一般人拿不下来。就数额来说,已经是本城这几天最轰动的新闻。

    张经济就抖擞精神,一想到这桩生意成交将是一大笔中介银子,他笑得胡子都在抖动:“姑娘您细细的听来,辅国公府在我们这里好几代,”

    红花点头。

    “他们很多的田地是当初朝中的封赏”

    红花点头。

    “所以他们家的地在方圆一片,都是最肥沃的。”

    红花再点头。

    她稳稳的态度,让张经济彻底放心,这是本城的姑娘。如果是外地的,他不会对这些话无动于衷,好似听过很多回。

    张经济就说下去:“唉,打仗打的,又几年欠收成。辅公府为了筹军粮,这和前阵子高价买粮也有关系,”

    红花面容动了一下,又忍住。

    “三倍的价格买粮食,就是现在还在买。街上不知情的人都在怪呢,说是辅国公府大量买粮才引得粮价上涨。其实他们真是冤枉的。”张经济又在这里小小的卖个关子,显示他内幕知道的多,并借此敲打着,这姑娘你找对了人,你买田也好,买辅子也好,独我最懂行。

    红花在心里盘算开来。

    这个消息让她几乎坐不住。

    红花和奶奶一样,认定辅国公人好。红花比宝珠考虑的还要多几条,如夫人那样的怜下,一根藤上能结出好瓜,又有坏瓜吗再看顺伯忠婆,忠心耿耿,奶妈都背后佩服不止。红花心想,难怪

    难怪郡王妃急着回去。

    难怪奶奶总说觉得有点儿不对劲。

    原来这粮价上涨,竟然是针对辅国公府的。

    见张经济还在对面寻思自己面色,红花就装作满不在乎:“是啊,这是有一起子坏人,早早知道辅国公府要粮食,他们是有意的抬高粮价。唉,弄的什么都跟着涨,真不像话”

    “姑娘,你也有内幕”张经济更对红花刮目相看。

    红花正色正容,半点儿看不出心情震荡。她肃然地道:“我知道呢,我知道才来找你,你说的那片田,有多少,需要多少银子,”

    张经济说了个数目,红花在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