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挂念宝珠的亲人 (第4/5页)
“唉,你不知道我的心思。”安老太太长长的叹息,这叹息样子让齐氏和房里人都忍不住微笑。 就齐氏和房里侍候的人想,老太太您算是得意的。 虽然没有孙子,可三个孙女儿嫁得都不错。 大姑奶奶掌珠现在当家,凡是看着掌珠长大的人,都对她管家没有怀疑。要担心掌珠,也是担心她不要太严厉,过于刻薄人才好。 而三姑奶奶玉珠成天和女婿诗文会,听说三两天里又全家诗文会,每一次回来就眉飞色舞,开口闭口我们家那书呆子。看着玉珠长大的人都说,三姑娘这亲事成的好,在闺中时的清冷都减去好些。 四姑奶奶宝珠就更不用说,嫁个女婿是探花,现在又去当将军。而老太太和亲家太太又都有主见,肯体贴晚辈,又把宝珠打发走,去就着女婿生孩子。 齐氏就笑道:“您还有什么心事?来吧,我扶着您,咱们往牌桌子上去,开开心心的抹会儿牌,免得一会儿侯爷和姑奶奶们来,见到您不喜欢,还以为亲家太太饿您饭了。” 这个笑话说得风趣,地上侍候的人都掩口轻笑。在这热闹里,南安侯徐步而进,也笑了:“你们又乐上了,还是这里好。” 安老太太扯扯嘴角给他一个笑容,还没等南安侯看出她情绪不佳,外面又有人回话:“二奶奶带着大姑奶奶,三奶奶带着三姑奶奶回来了,” 大年初二的,邵氏张氏各带女儿往这里来。 见到另外两个孙女儿,老太太更叹气:“唉…。”没等邵氏张氏掌珠玉珠诧异,南安侯先觉得好笑,打趣meimei:“二妹,是过年没给你饽饽吃?” 这又是一句笑话,都不知道袁夫人和老太太住着很是相得。大家正要笑,“唉……”老太太垂着头,一副心事郁结的模样。 这下子南安侯,邵氏等人全震惊住。以他们来看,老太太你还叫不好吗?普天下的人都叹气,也轮不到你叹气才是。 邵氏想了想,就劝道:“母亲,是亲家太太爱静,过年没叫小戏班子来听?” 都说老小老小,老太太你现在只能是为了吃喝玩上面闹别扭。 “唉,听了的……”老太太继续眼皮子对地。 张氏道:“我知道了,母亲您是又想和亲家太太出门逛去,又因为过年要走亲戚要待客,没功夫去玩,所以不喜欢。” 这话起了效果,老太太总算肯抬起眼,但满面忧愁:“你说出门逛去,倒是对的。但意思不对。” 玉珠拍手笑道:“我知道了,祖母是因为过年,想宝珠了。” 安老太太点点头。 “唉……”这下子是大家一起叹气,就想个孙女儿,你至于吓别人吗?这口气还没有收回来,又一起让安老太太吓住。 水光从老太太眸中现出,好好的,她竟然泪眼汪汪起来。 南安侯心想这是怎么了,就为想个宝珠?这宝珠不是你送走的吗?南安侯更要笑话:“二妹,那是你得意送走的孙女儿,以后你有曾孙抱。你这大过年的要哭,想来是恨宝珠还没有生下来?呵呵,十月怀胎,明年的事你急不得。” 再掐指算算:“哦,是今年了。”这不正在过年。 顺着南安侯的心思,大家都觉得侯爷猜的有道理。 邵氏道:“就是这样说,宝珠是遇到亲家太太好,这才打发走的不是?”为这烦恼不应当。 掌珠也道:“过年前来信寄东西,亲手采的红花压干了寄来,还淘气得像孩子似的,又在那里数她最大,过得好着呢。” 老太太火了,骂掌珠道:“你就知道唯我最大,这叫最好”掌珠不再言语。 玉珠就不敢说话,免得祖母正骂孙女儿,要把自己一起骂进去。张氏却劝道:“老太太不应该伤心,你送宝珠去就是为有孩子,这有了,是你和亲家太太的慈心到了,这才感动上天,才一去到就怀上,换成别人夫妻常聚,三五年的没有也正常。过年呢,喜欢点儿吧。” 就拿眼睛瞍玉珠,玉珠装看不到,我成亲还没到三五年呢。宝珠有了,玉珠顿时生出许多压力。 掌珠女婿不在家,就没这烦恼。 老太太听过张氏的话,却更唉声叹气:“就是怀上了,一个人住那地方,可怜的孩子也没有长辈在身边,一个人生头胎孩子,她可怕不怕?” 张氏闭嘴。 邵氏闭嘴。 问她们生头胎孩子时,可怕不怕?应该还记在心中。 张氏想到自己那时,巴不得娘家母亲天天在身边。 而邵氏想到自己的娘家人,自己的兄长……想还不如不想。安二老爷病故以后,兄嫂说服自己起了改嫁的心,说婆婆当家,婆婆难缠,又说孤枕凄清的,还是带着嫁妆改嫁了吧。 后来才知道是想自己的嫁妆。 而现在想想幸亏没有嫁,才守出来掌珠的亲事。不过邵氏皱眉对掌珠看看,她最近也才发现女儿是强硬得过了,和她的祖母老太太年青相似到九分。 没有人回老太太的话,南安侯是个男人,没生过孩子不回这话。安老太太接着抱怨天抱怨地:“我可怜的孩子,就要生孩子,我也不能在面前看着,我还有什么意思……。” 南安侯这可就明白过来,愕然:“二妹,你不会是想去看她吧?” 老太太即刻转头对他:“怎么不行” 邵氏张氏惊呼:“山高水远的,老太太,你上了年纪,你不能去。”安老太太个性,一向是拿定主意的事,别人越劝越来劲,这就对媳妇怒目:“我还身子好,再不去就真的去不了” 而且嘴硬:“我就怕亲家太太不能走远路,所以我闷在心里过这个年,我不敢对她说。” …… “请夫人这边来,” 女官伶俐地在前面引路,袁夫人含笑殷殷,仪态大方的跟在后面。她今年是正大光明的进宫。 中宫抚慰命妇们,少不了今年弃官从军的那批人。他们的家眷是回过皇帝,过了明路,这就由得中宫自行安排召见,袁夫人就头一回在初二这日,悠然而进。 不再偷偷摸摸。 一路行来,梅花飘香,异卉染衣,想到这一切全是袁训苦读带来的,袁夫人在和中宫促膝相对时,难免的就先说到他。 手札先在手中握着,袁夫人道:“阿娴后面又仔仔细细地给我来一封信,这真的是老天有眼,宝珠到了太原,和阿训就团圆一夜,就有了。” 想想就让人开心,一片慈爱送人走,春风一度送子来,袁夫人笑容加深:“我算过日子,早呢,是四月里生,晚,就六月里了,不早不晚,五月里,虽然有女儿照应,可我还是不放心。” 她微微低叹。 中宫揣摩她的意思,道:“你想去照看她不成?” “是啊,本来我不能离开你,可想想我和娘娘分别两年也就罢了,等我再回来,带着孩子给你看不是更好。只有一件事,就是亲家老太太那里,许亲的时候答应和她相伴,宝珠走的时候我又说过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