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番外一 (第1/5页)
昌宁侯为什么要抄那首江城子因为,他对纪氏没有感情。【】其实不光是没有感情,更因为亲手害死了纪氏,昌宁侯每每梦到纪氏,都是纪氏披头散发来索命的样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昌宁侯恨不得纪氏永不超生,一直在地狱里受苦受难,千万别来祸害人间了,他哪里还会去思念纪氏呢所以,他写不出来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悼亡诗。 靠着华丽词藻的堆砌,昌宁侯倒是能写出几篇来。但如果不能打动人心,这岂不是和他一贯表现的爱妻形象不符合又想到宫中的贵妃娘娘,昌宁侯已经畏惧了三分,更不敢在悼亡诗上敷衍了事了。所以,当外室真爱拿出这首江城子时,昌宁侯顿时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得救了。在昌宁侯看来,外室真爱整个人都依附着他。外室真爱写的东西,他拿来用一下,没有人会发现端倪说是真爱,其实昌宁侯潜意识里还是看轻了外室的身份。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沈旭辰和程以华的到来让他的算计落空了。天书上就有这首江城子哦作者是苏轼哦虽然这个时空中的人不知道苏轼是谁,但天书说这是苏轼写的,那就一定是苏轼写的 文人看重的是风骨,看重的是名声。 有些御史们动不动就死谏,有时候能把皇帝逼疯了,图什么还不是图那点名声么只要能历史留名,死有何惧在这个年代,名声大过天,大过生命,大过一切在这样的情况下,昌宁侯诗集中出现的那首江城子和天书中的江城子撞上了,这这翰林们互相一对视,都觉得昌宁侯摊上大事了。 大家都知道,天书肯定是不会出错的了。这书是从天而降的,是仙君们为了给转世的文曲星造势才特意把那些已经失传了的诗词集结成册的。是因为皇帝圣明,这些失传已久的文章诗词才能再一次重见天日。 那么,昌宁侯那首江城子是哪里来的许是因为昌宁侯府中也藏着一些上古残章吧好啊,有好东西不拿出来分享也就算了,竟然还把古人写的东西充作是自己写的,这、这简直是有辱斯文、品德败坏、不能原谅 立刻有人把这件事情捅到了皇帝面前。觉得自己被仙君看重的正自我膨胀的皇帝表示非常不高兴。 不多时,消息也传到贵妃娘娘那里去了。想着那日晚上,仙君好意提醒才让自己发现昌宁侯是个恶心的伪君子又想到这次的事情,贵妃娘娘心里实在感激仙君们。奈何她却不知道仙君的名号,否则她还打算给仙君们建个庙宇。 善解人意大方晓礼的贵妃娘娘又哭哭啼啼地去皇帝面前陈情了。大概意思就是:皇上啊,这些年,看在我逝去的meimei的面上,我一直对昌宁侯府很好,毕竟我就这么几个亲人了啊。可是,你看看昌宁侯做的是什么狗屁事儿啊,他给我meimei写的悼亡诗,竟然是抄的啊这种事情,我没法忍啊,不光毁了文人形象,还说明他对我meimei不是真心的啊我心里苦啊,一想到我meimei年纪轻轻就那么去了哎呦,皇上,你可得给我做主啊 皇上本来就是个非常任性的人,做了很多任性的事情。这一次,皇上卯足了心思要在仙君们面前好好表现呢,就出了昌宁侯这个抄袭的事情,能忍任性的皇帝一道圣旨下去,昌宁侯就被撸了爵位闭门思过了。 昌宁侯都懵了。这是怎么了,这祖传的爵位,说没就没了他还不知道天书的事情天书中的内容现在还算是秘密呢,只有皇帝的心腹和那帮抄书的翰林们知道想了半天,总觉得是自己弄死纪氏那件事情被贵妃知道了。碍于圣命,他又不能出府,只好托人给太子送信,希望这个准女婿能帮自己活动活动。 太子消息还算灵通。这种时候,他恨不得能离昌宁侯越远越好,别连累得自己一起被仙君们怪罪,自然不会理会昌宁侯的求救。 昌宁侯在家里等了好几天,都不见爵位复起,心就凉了。自私的人往往是不会反省的。昌宁侯就是这样。他一下子从高处跌落凡尘,第一反应不是寻思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是寻思到底是谁把他害成了这样为此,他在心中大骂已经死去多年的纪氏和高高在上的贵妃娘娘,但他没法把死人或贵妃怎么样,慢慢的,他就开始怨恨那个真爱外室了。 是啊,要不是那个女人勾引自己,自己怎么会把她收为外室。 对啊,要不是那个女人一直挑唆自己,自己怎么会把纪氏弄死。 总而言之,要是没有那个女人,他现在的爵位怎么会被撸了 在自身危机面前,什么真爱都是假的空的虚的要不是皇上点名让他闭门思过,他恨不得现在就冲到真爱面前,狠狠给真爱两巴掌了。不,两巴掌哪里够,他恨不得都直接弄死那贱人算了老天啊,祖宗啊,都是贱人误我啊 没过几天,昌宁侯,不,应该说是昔日的昌宁侯,如今的庶人,他当初抄袭古书上的诗词用来充作自己的事情,就彻底传开了。这是偷窃啊这是冒犯仙君啊一时之间,以往前昌宁侯的名声有多好,现在就有多差。 说真的,名声这种东西毁起来太容易了,明明前昌宁侯只抄了这么一首江城子,明明他自己其实还是有些才气的,在人们的口口相传间,他却很快变成了一个一无是处只知道抄袭的蠢货了。甚至有人气急了,还往昌宁侯府的大门上丢烂菜叶。等第二天,府里有人出来采买时,才发现大门口已经一片狼藉,没法看了。 但这还是不够的。 一个抄袭的人,败坏了文人的名声,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是当朝探花呢打算走向科举之路的书生们都觉得这人身上有功名,简直是对大家的侮辱。于是,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一群书生选择在皇宫外面静坐,要求撤销前昌宁侯身上的功名。 反正已经对前昌宁侯不喜了,皇上觉得无所谓,大笔一挥,第二道圣旨到了昌宁侯府上。宣旨的太监笑眯眯的贱兮兮的,一脸同情地说,前侯爷啊,抱歉,现在你的功名也没了。 送走了太监,前昌宁侯整个人阴森森的。因为皇上的禁令,他这些天一直没出门,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声已经被糟蹋完了。他招了个下人去外面打探消息。很快,那个人回来了,战战兢兢一五一十地把话学了。 天书上的,外室真爱口口声声说她自己写的江城子结果竟然是天书上的 贱人误我 贱人误我 一想到自己现在已是声名狼藉非常注重名声的前昌宁侯,大怒大悲,一口血就喷了出来。他觉得自己胸口直疼。等他舒服一点了,他用力吸了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