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十月 (第1/1页)
小jiejie就只有几天的休息时间,推掉了一切应酬、工作,专门过来陪小白。 她已经尽自己所能了! 可是,对小白来说,女朋友还是应该多陪在自己身边,两人隔了那么远,就算相爱也很难真的走下去… …… 差不多八月开拍,临近十月杀青,大年初一上映,中间的时间是5个月! 跟原时空的韩少不同,人家真牛逼,开机44天杀青,一个月做后期,就能上映,关键成片的质量居然不差! 一般来说,后期的时间至少要两到三个月,这才是最正常的电影工业流程。 其实,鼎盛时期的香港制造里也有很多赶工的粗糙作品。 一部电影三个月从开机到上映的情况并不少见。 1992年,有7部星爷主演的电影上映,这意味着他不到两个月就得拍完一部电影。 1993年,刘振伟只用27天就拍完了。 这并不妨碍这些电影成为每年被翻出来重温的贺岁经典。 小白预留了一个月后期时间,其实压根用不到那么多,宣布全组杀青的第二天,剪辑之后的版本就已经出来了,116分钟,当然跟最后成片相比较还有一点差距,但已经很接近了! 现在哪个电影没有个把现场剪辑啊? 通常意义上的的现场剪辑会使用视频录机录的监视器信号当素材来剪,这样的流程就有两个绕不开的工作,一个是从把录机的视频素材拷贝到剪辑系统的工作,一个是把录机的视频素材和真正的摄影机素材套底的工作。 小白则直接使用了一个牛逼又高能的系统叫QTAKE,并且有一个团队专门cao作它,它录的并不是监视器信号,而是摄影机直接出来的信号,并且,它不但能够读取摄影机对素材的文件命名,还是自动同步摄影机的开关机信号和时间码来录制,这意味着跟组剪辑可以通过剪辑软件自动对素材套底,省去了套底的时间和工作量。 还有很多剪辑师都是晚上剪辑,小白既然租得起QTAKE,自然也不介意再多花钱租两个剪辑小队! 现场剪辑用千兆网线直接访问QTAKE的硬盘,在人家的硬盘上剪,连小小的拷贝素材的时间都要省。 所以,别的电影的现场剪辑白天在现场剪,晚上回宾馆去套底,的剪辑师,白天在现场和导演商量着剪,晚上回宾馆被几个副导演盯着剪…所以基本上拍完一场戏,就粗剪完一场戏了。 QTAKE,现场数字图像处理,MadeInUSA! 即时录制和回放、强大的片段数据库、实时图像处理、合成、直观的编辑、支持多台摄影机、立体视觉、摄影机元数据,甚至还能导入3D场景,QTAKE会对其进行实时渲染! 麻痹的,小白第一次见这玩意都快惊呆了,讲真,科技的发展确实让人有点目瞪狗呆… 呃,就一点,一天的租金高达五万! 光是租金就花了接近三百万… 买一台? 别逗了,八百万美金,还不打折! 买得起吗? 没办法,你想节省工时,就只能在设备上多花钱了! 所以,除去接近两千万的演员片酬,剩余的钱真的是砸在了电影上面! 至于特效,早就已经前置了。 说到特效,其实中国电影正处在一个尴尬的生长阶段,既丧失了手工艺的质感,又还没有树立起工业品的标杆性风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