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演员 (第1/1页)
圈子里充满了拥有各种怪癖的演员。 比方说葛大爷就喜欢在演一个有难度的角色前,会习惯性放空自己。 徐争就是静坐在一旁,没有任何人打扰他。 他要进入角色! 就像他跟的那样,这次他就只安心做演员,剧组的事情,不会再cao心! 这个很好,至少对,很好! 不过,这部戏之后,两人估计再也没有合作的可能了! 名利场笼罩下的剧组,永远不会融洽,除非掌控片场的那个人,可以将剧组所有人都压的抬不起头来。 小白的目的是把拍好… 现在的他已经初步具备了完全掌控剧组的能力和资历。 徐争也是那张习惯了做大哥,不太愿意只做演员的人! 这次能压他一头,只能说导演这个身份天生对演员克制,当然,也有徐争的刻意退让… …… 我们国家的所有演员除了讯哥,基本都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也就是代入法! 其实,斯派表演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小分支。 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表演体系是阿尔托创立的! 所谓的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梅斯布’,真的只是国内少数人的意yin… 解放初,文艺界受苏俄影响很深,戏剧界大力推崇斯坦尼的学说,以致蔓延到我们的传统戏曲,对老艺人形成掣肘。 把梅先生的名字加上本意是想区分写实和写意两种戏剧,来保护传统戏曲的美学价值。 而提倡“间离”的布莱希特又恰好杵在两者之间,可以用来从斯坦尼过渡到梅兰芳。但他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布莱希特体系”或者“梅兰芳体系”,而是使用了“戏剧观”这一称谓,仅有斯坦尼,是称“体系”的。 然后上戏的教授大概是为了**文赚稿费,直接写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三大戏剧体系在二十世纪剧坛产生了巨大的、超越国界的影响,得到了东西方广大观众的喜爱。’ 三大表演体系就此诞生… 搞笑的的是布莱希特的理论是不包含表演训练的! 我们的戏剧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什么要上台词课?就是表演嘛,表演对了,台词自然就对了。学校都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但在世界戏剧范畴中他本来就是很小的一个分支,很多教育观念也很可笑。 耶鲁戏剧学院的学生,人家可以花两年的时间先看完不下两百个剧本,把各个流派捋一遍,可我们呢,还在排 当然不是说不行,只是四年大学,全特么排,不能整点别的吗? 讯哥不一样,可能她天生就会演戏,或者耳濡目绕,懂得多、,看看人家跑龙套时候遇到的都是些什么演员! 举个例子,拍的时候,讯哥发行自己进不了方姑,就是没法感同身受,干脆她就不管了,直接演了起来。 后来,我们就看到了有些许拙朴与木讷的方兰。 感性的演员就是特别厉害! 他们能用自己下意识的反应处理角色,而且还能做到跟之前的角色不雷同! …… “俯拍的机子注意点,不要出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