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 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第1/1页)
    温晓光有基本的常识,他不会把那里搞的很明显,明显到就差写着我在这玩过电脑。    他尽量不去破坏那儿原本的模样。    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7岁的身体就是好,即使晚睡早起,照样大头清醒,小头冲天,    下了楼后发现唢呐声来源于小区内的包子铺。    小区内也有做生意的人,勤劳中带着一丝悲凉。    悲凉的就像他手里的两个硬币,    捂了半天还是不热,关键还得马上送出去,    这是他的全部身家,没有包子买,只能去买一份鸡蛋灌饼,可惜加火腿需要5毛钱。    说真的,这个火腿他都吃不到。    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他是外来客而更加优待。    少了那5毛,就是吃不到火腿。    说起来温晓晓逼他读书也是为了他能更有文化,将来有出息。    什么叫有出息?    依温晓光这个俗人浅显、粗暴的理解,有出息=有钱。    当然有更伟大的人,他们或许没钱,可他们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那或许就算有意义和价值了。    那一层温晓光差的更远,他现在只想有钱,尤其是啃着没有火腿的鸡蛋灌饼时。    高二8班的教室里。    今儿个出现的并不是班主任路永华,而是语文老师杨时中。    这是位老人家,老路虽然脱发严重,但起码头发是黑的,但杨老师头发已经花白。    上来头一件事,就是找自己的课代表。    语文这种事,温晓光只觉得主观性强,路永华似乎也从过去的成绩上认为他很差。    但实际上,温晓光并不是偏科生。    翻开现在的语文试卷,一共有八个部分,一是语言文字运用,考察词语选择、句子排序、文意总结,这玩意儿,什么叫会?什么叫不会?    第二、三部分分别是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对于中学生来说,做这些题基本就是瞎侃,可惜温晓光是古代文学爱好者。所以这里对他来说起码不难。    第四部分是名篇默写,这说真的,需要去背一下,琵琶行温晓光就忘的差不多了。    剩下五、六、七都是现代文阅读,其实两个字就能讲清楚这部分是什么,那两个字就是:鲁迅。    当年考试一看到文章作者是鲁迅,心都凉了半截。    最后一个部分是作文,他的文采就那样,但一手字写的有棱有角,非常好看。    总之,是不会低于平均水准的。    杨时中老先生找到温晓光也没说什么重要的事,不外乎是说什么时候收作业,如果有人不交该怎么办之类的。    学校生活于他而言大抵也没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事,那时候觉得不得了的,后来想想都是个屁,    一次作业没交,一次考试没考又能怎样?    或许是觉得这里的时间难熬。    但温晓光带着怀念青春的感觉,又添自己学霸,倒也没什么特别讨厌的,同学们都不爱考试,但他很想这样说:赶紧考试吧。    只要考试成绩优秀,对于他的行为,老师总归是有些宽容度的。    现在如果跳出来,不遵守纪律之类的,吵吵闹闹倒是不怕,盛世中华到哪儿还能扒拉不到一口吃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