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楔子 (第1/1页)
地球历公元1991年。3月1日,正值华夏农历新年元宵佳节。雨水节气已过去10天,春雨滋润,华夏南方区域处处可见姹紫嫣红。 号称天府之国的蜀川省西北部,有一重镇名为西蜀,自古便是华夏北方入蜀者必经之路。西蜀市西北部,有一县名为虎牙,虎牙县西北角有一神山名为宝鼎,也被当地人称为崆峒山。 此山海拔高度达5588米,附近方圆近700百余公里范围全是原始林区,山高万仞,奇峰林立,有各种珍禽走兽出没。即便在六月,宝鼎山雪线之上也是一派银妆素裹,宛如仙境。 宝鼎山是虎牙与龙潘两县的界山,也是西蜀市境内一大名山,其四周更有名山景区环绕。东有黄龙,北有九寨,西北有王朗,南部还有虎牙和泗洱。 可以说,宝鼎山附近这一圈,是华夏最为引人的黄金旅游区之一。然而,在这个年代,无论是黄龙或九寨,甚至王朗和虎牙,其名声传播都远胜于宝鼎山。事实上,即便在蜀川省,或因该省名山大川众多,知道宝鼎山其名者也很少。 不过,在不少西蜀市民特别是虎牙人眼里,宝鼎山才是一座最为神奇美丽的大山。不仅因宝鼎山乃是岷山山系主峰,更因自古便传闻此山乃是神仙住所。凡人要想爬上宝鼎山,却是比登天还难。 宝鼎山还有一座副峰海拔5388米,故主峰与副峰也有大宝鼎与小宝鼎之分。在宝鼎山四周一圈,还分布有10余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峰,它们如同一朵莲花盛开一般,将大小宝鼎拱卫于中央,恰似莲花花蕊位置。 只不过,宝鼎山一带常年云遮雾绕,这些高峰在海拔4000米以上区域,更是时不时风雪交加,迄今仍无人能从高空中一睹这幅壮丽的山莲图。即便在长空万里如碧洗的天气,宝鼎山仍会被一片片神秘云雾所笼罩。 这一日午后,大宝鼎东南侧海拔近5000米的雪坡上,来了两位不速之客。这是两个男子,约45岁左右模样,生得一黑一白。黑脸男子肤色并非如黑炭一块,而是黑面透红,更像是常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那种肤色。白脸男子也非一脸惨白,而像是华夏男人中肤色偏白之人。 两人身材与面孔,都是华夏人中相当普通的那一类。 这个季节,尽管山脚下已是春暖花开,最高气温已接近20度,宝鼎山雪线之上因积雪尚未消融,便有阳光直照,气温仍在0度左右,更因寒风凛冽而陡增寒冷之感。 在这高海拔雪线之上,这两个男子竟然身无任何登山装备,上身都是衬衫上套件皮夹克还扎根领带,下身都是一条灯心绒长裤和一双大头皮鞋。 两人漫步于这冰天雪地,胜似闲庭信步。脚下那双深棕色大头皮鞋油光锃亮,一尘不染。两人所过之处,雪地上竟没留下哪怕一道浅浅的脚印,真似身轻如燕,踏雪无痕。 若是有人能立于其身旁细观,便能发现两人行走时,鞋底一直保持在雪地上方寸许位置,实际上是脚不沾地,如凌空虚渡一般行走于雪坡之上。 到了海拔5000余米位置,两人停在一处山脊,那白脸男子开口道:“老大,这十余日来,我们兄弟踏遍这附近千里之地,就这一处山势看着还算不错。” 黑脸男子应道:“嗯,我也觉得不错,此山名为宝鼎,这名字听着也不错。既然如此,这定在这里吧。” 白脸男子道:“只是这宝鼎山已被隐门占据,这十余奇峰所组成的莲花山势,还是一座天然法阵,又被人以淬神境手段加持,却是不可小觑。” 黑脸男子道:“啰嗦,赶紧找到入口。” 却见那白脸男子掌心凭空生出一个金色三足小鼎,起初仅鸡蛋大小,随后便迎风高长,瞬间变成一米多高,足有一块磨盘大小了。 白脸男子心神一动,那金鼎便散出一片rou眼不可见的金色光芒,而后迅速扩散开来,如一张金色大幕将整座宝鼎山笼罩起来。 大宝鼎山半山腰处,一团面积两亩大小的云雾忽然无风而动,飘散之后,那片虚空在金芒笼罩之下,竟似水纹一般荡漾起来。 “正是此处。”白脸男子话音未落,黑脸男子已飞身而起,如高空中一只大鹞一般扑向那片虚空。 “等等我,你急什么呀老大。”随着白脸男子飞身跟上,两人身影很快消失在那片虚空之中。 两人脚下甫一落地,眼前便是另一副景象。这是一片巨型山脉,山势纵横交错,遍布各种幽深山谷。一些沟谷中平坝地带足有上百公里宽广,处处可见小桥流水,枯藤老树,还有许多庄户人家散布其间。 山谷中那些树木花草,包括各种走兽禽鸟,都与宝鼎山附近生态大为不同。 高空之上,碧天如洗,却不见有一轮太阳高悬其上。 这般景象,若是有华夏人见了,震惊之余,必会想起历史上那篇《桃花源记》。两个皮夹克男子对这些奇景似熟视无睹,两人也不再凌空漫步,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便跨出数百米,直奔远处一座最高峰而去。 沿途偶有村人见了,竟不惊讶,而是对两人身上装扮有些吃惊。这些村民身上无一不是长襟宽袍,颇似华夏秦汉年代人那一身装束。 两人来到山谷深处那座高峰之下,白脸男子眼里光芒一闪,而后颔首道:“果不其然,还真有淬神境护山法阵。老大,你可千万别暴力破坏,以你我如今境界,修补起来却是稍有些麻烦。” 黑脸男子不耐烦道:“老二,你何必这么多废话,若能破阵你便赶紧动手,若是不能破阵,我直接砸开它便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