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五章 修到真实125 (第1/1页)
有多久,自己没有笑过了? 就算笑的时候,脑海中也有个模糊的感觉,看戏人。 所谓的悲欢离合正在远离自己,哪怕自己哭泣流泪欢笑,但总有一个看戏人在旁边,时刻提醒着自己,这些不过是个角色而已。 袁长文坐在长椅上,太阳已经渐渐升起,温度也在缓缓上升。 自己就是一个角色,想想这种状态真是幽默啊,一个角色宣称自己是一个角色。 如果在电视剧里,某个角色大声宣称自己只是个角色,会出现怎样的状况? 当男女主角爱恨交织的时候,这个角色跳出来根本不屑,阐述这些统统都是角色,又会发生什么? 就算面对身患绝症离死不远的人,这个角色也不会有太多的同情,这些只是剧情好不,只是角色好不!那么,又会发生什么? 这种角色如果不被关进精神病院,那么观众还会看吗?他除了将整部电视剧捣乱之外,毫无意义。 所以,自己被关进精神病院,也是情有可原。曾经的自己遇到这种人,肯定也会当作疯子看待。那时的“自我”,根本不允许这些东西出现。 读到一些会剥夺“自我”的书籍,看到一些会摧毁“自我”的电影,自己会下意识的排斥,然后头脑迅速找寻借口表明自己的排斥非常正确,从而保留自我编织的定义。 自己只会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看一些自己喜欢的电影,就这么把自己圈在牢房之中。如果有人将自己拉出牢房,轻则被骂重则被打。 苏格拉底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 那名希腊人的精神巨头,不就是因为喜欢问别人问题,将别人从“自我”的牢房中拖出来,而被广大集体处死了么。 想想自己也有这种状态,杀死混混的时候,不就是为了寻找真实而入魔了么。 后来才明悟,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自己。或者说,唯有死亡才是最好的朋友和导师。 这二十多年来,老师始终在心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学校的老师,还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是前辈之类的,都属于老师的行列。 孔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一直被整个社会奉为真理。以此来教导人要谦虚,要勤奋好学,在任何人身上都可以学到东西。 没有什么好教导的,觉醒本身就不是需要更多的知识。相反,觉醒是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全部剥夺,停止相信自己曾经相信的所有。 这种情况下,知识就是累赘,教导就是阻挡前进。但“自我”的求生手段,会让自己以为找一个老师,可以有人指点,可以更好的觉醒。 当自己盲目去寻找老师的时候,已经没有继续前进。而在聆听老师教导的时候,自己依然没有前进。那么,所谓的老师有什么用? 磨刀不误砍柴功。 这不过是个假设,不过是在某一方面的理念而已。也仅仅作者为了宣扬这个道理,而特意在故事里让那个不磨刀的小伙砍柴较慢。 那么,我完全可以写一个故事,由于那人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功”,在他磨刀的时候,别人已经砍柴结束。或者,由于他的磨刀,河水上涨让他根本没有办法去砍柴之类的。 毫无意义。 曾经的自己怎么就如此轻信一些所谓的道理,从来都不自己思考一下呢?难道自己脖子上的是假脑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