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二章 自此治学江东 (第1/1页)
没有彻夜畅谈,刘备心中有些失望,莫非,自己仁义遍布天下,如今坐拥三郡,却得不到诸葛亮的看重。 “主公……”眼看着刘备深夜出门,陈到和麋竺眼中露出几分惊讶,倘若这芦中当真是贤明之士,应当不会在深夜将主公赶出来才是。 “回南阳罢,明日进兵,应吴侯之邀,进攻汝南。” “喏。” 放马奔驰,在劲风中,刘备鬓发在空中飞舞。 “孔明呐,汝若有顾及,便让吾于这乱世之中开创一番基业,再来请汝出山罢。” 柴门之内,稚童看着远去的身影,微微一叹,转身走回堂内。 “可曾走了?” “走了。” 诸葛亮放下手中书籍,“如此,今夜汝便准备行囊罢,明日,汝吾一同动身南下。” “南下往何处?”稚童微微一愣。 “自是去那秣陵方山书院。” 稚童疑惑不解之际,诸葛亮已经起身,稚童正要开口,却见诸葛亮将一根手指放在嘴边,“汝且听。” 稚童朝外看去,不多时,马蹄声,在屋外陆续响起。 “莫非是刘使君去而复返?”他看了一眼诸葛亮,抬手一辑,便朝外走去。 “吁”来人是一名面上带笑的青年,只见他翻身下马,便朝着柴门内的稚童一辑。 “孔明可在?” “原来是庞先生。”稚童定睛一看,便认出庞山民。 早年诸葛亮与崔州平等人相交之际,亦曾入过庞府。 “先生正在舍内。” 庞山民微微一笑,小步上前,推开柴门,便走入院内。 “兄长此来,亮有失远迎,还请恕罪。”诸葛亮朝他恭敬一辑,立于堂前,满脸带笑。 “汝这芦中有客,吾方才不便来此,如今孔明可是闲暇?”庞山民自顾自地朝他抬手一辑道。 “吾已命童子收拾行囊,明日便可随汝南下。”诸葛亮笑道。 庞山民直视着诸葛亮,“还是今夜便动身罢,已为孔明备下车驾。” “哈哈哈……”诸葛亮长笑着转身走入堂内,回身看了一眼跟着走进来的庞山民,“吾此行别无他物,汝且命军士帮吾将这案上书籍带走便是。” 庞山民略微愧疚地看了一眼诸葛亮的背影,“孔明啊,汝此去倒不如直接入府……” 诸葛亮笑着看了一眼庞山民,“兄长何必劝吾?” 诸葛亮抬头看着屋外的夜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吾辈士人,即便不出仕,亦可治学。” 庞山民一脸苦笑,不好再劝,在他看来,自己这位小舅子,是在和吴侯斗气。 “兄长此去江东,还未曾见过吴侯罢?”诸葛亮拉着庞山民落座后,突然开口道。 “见过了,荆南之战时,吴侯曾南下苍梧,接见交州刺史士燮。回程时,吾正好跟随士元见了他一面。” 孔明微微颔首,不再开口。 —— 车轱辘滚动在深夜的古道上,诸葛亮与庞山民公乘一车。 “山民汝现任江夏郡功曹,事务可是繁多?” “倒是不多,近日考中的贡士,不少人都下放到荆襄各郡为官,他们行事稍微生疏,但学识倒是扎实,稍加调教,倒也可以应付衙内公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