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4 白沟河之战 (第1/1页)
只会写道德文章的大宋文官外行、瞎指挥,导致大宋付出了极大的资源消耗,行动及其缓慢。 北地汉儿久盼中原大军解救而不得,也陷入痛苦挣扎之中······ 历史曾经是一再的反复给予大宋许多许多的机会,可惜全都被赵宋朝廷错过。 错失那么多机会,是要被天谴的! 那么,辽国难道就这么干看着大宋联金灭辽么? 其实,辽国在外交上也是做过努力的。 当时辽国君臣也感到宋、金夹攻辽的严重性。辽国朝廷立即派遣萧客、韩昉为使臣,抵达边境的宋军军营。 萧客心急如焚的向童贯、蔡攸阐述:“辽国毕竟是与宋和平相处达百年之久的“兄弟之国”,而那新兴的女真则更具扩张性——‘女贞粗野,不知教化;几无仁义,不可为邻’!” “我们辽国实际上已成为捍卫宋境的屏障。辽国派我俩作为使臣到宋国,我国以后愿意向大宋称臣,请求大宋不要再和金联盟攻辽了!” 韩昉也泣血而呼:“女贞人已经蚕食了‘扶余’‘肃慎’‘丁零’诸国,若大辽不存,女贞日后必图大宋!唇亡齿寒,不可不虑啊······” 韩昉噗通跪地磕了几十个响头,把额头都磕裂了;鲜血洒了一地。 他悲痛万分的恳求着:“苍天在上!你们就算不为我们辽国着想,也请为你们大宋的长远利益再慎重考虑一下吧!” 辽国使者说的基本是事实,并没有夸张。而且对未来金国攻灭北宋的预计,后来也都应证了。 童贯和蔡攸这两个孙子是怎么处理的呢? 他俩说:滚! 就把辽国使者赶回了燕京,不让他们去东京见宋徽宗。 只怪赵家先帝几代人似的都甘心,立下了“收复幽云者可封王”的誓言。 童贯、蔡攸这两个混蛋,想立功封王想疯了,完全不顾民族命运国家安危。 不过,就算放这两个使者去东京城也是影响不了最终决策的。 —— “不如······就叫程果吧,程果、我有了一个小小的小程果?哈哈!” 程洲抱着儿子,看着孟佳懿殷切的眼神,临时想了个名字;反正符合“木”字辈就行。 “别举那么高啊!孩子还小,当心吓着他!”孟佳懿看程洲的动作这个揪心呐! “嘿嘿,婴儿最喜欢举高高啦!夫人不必担心。” “何况,他是个男孩;他将来的命运可是要纵横四海的,更应该从小锻炼他的胆量。喔嚯!举高高······” 程洲还是没能赶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前回来。 他赶回家时,孟佳懿已经在坐月子了。 在程洲的强行干涉下,古老的“坐月子”程序被大大简化、时间也被大大缩短;这把孩子的母亲在房间里闷两个月不准出门的奇怪陋习,分明是对女人的摧残。 —— 此时的燕赵之地,雄州白沟河。 深夜,南北两岸营寨中的。 营地里纷乱的马蹄声也渐渐平息了下来;望楼上熊熊燃烧的火把也一个个的熄灭下去。 营寨前面用松树脂作燃料点起几丛巨大的火炬,用铜盆顶在竖起的木桩上,将两军之中的空地照得更加的光亮。 两军阵前的空地上,宋、辽两边的辅兵和民夫在收拾着战死者的尸首。 白沟河是宋辽的边境线。 宋军的宿将杨可世轻敌冒进,被从来没有领兵的耶律大石击败,损兵折将。 现在正在收拾的战场,就是耶律大石的杰作。 北面辽军的营寨里,一个优点瘸腿症状的身影正在巡视夜间防御情况,身后四名衣着华贵的皇家皮室军武士护卫着他。 “禀大石林牙,萧干大王已经就位,只等您发出信号。” 一名辽国‘远拦子’飞身下马、如鹞鹰掠地一般跪地报讯,整个过程声音轻微、动作潇洒。不禁让人感叹,这些‘远拦子’真个无愧契丹金雕的名号。 那轻微瘸腿的契丹主帅,正是辽兴军总管、北辽西南路都统、辽国称大石林牙的耶律大石。 作为耶律家阿保机的后代,耶律大石文化上考中‘科举头名’,荣升尊贵的‘林牙’之职。 要知道辽国的‘林牙’比南朝大宋的翰林还要稀有,谁家出一个‘林牙’,那可牛逼大了;很多辽国高官都没有任职‘林牙’的经历,因为没有这个资格。 可耶律大石又开得硬弓、跑得野马,胸襟阔大、气度不凡,辽道宗当初就称他为契丹千里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