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要死的还是要活的 (第2/2页)
民兵的视线范围,但路的一边是一望无际的水库,一边就是陡峭的山石,民兵检查站又建在一条水流很急的河道的水泥桥上,是必经之道又易守难攻,敌我双方正好打了照面,三男一女,还拿着武器,根本就不用废话了,双方就交上火了。 陈陌一伙如同困兽一般,拼命想冲过检查站,虽然他们的战术动作娴熟,枪法比守桥民兵好很多,但是守桥的12名民兵依靠人数、地理特别是心理上的优势,不但守住了桥,为援军赶到合围陈陌一伙创造了最有利条件,还打伤了骆天娇,把陈陌四人逼得逃到了检查站附近守卫大坝的岗楼这样的绝地困守,等到五四水电站、青年林场和当地公社的数百名民兵赶到,就彻彻底底的把陈陌一伙给围在了岗楼里面,插翅难飞了。 但是陈陌一伙也是困兽犹斗,而且武器弹药充足,加之岗楼也是易守难攻,视野开阔的要地,民兵们试探着攻了两次,敌人火力很猛,不但没攻进去,还打伤2名民兵,只好一方面紧紧地围住不让他们突围逃跑,一方面等待县里的部队和武警过来。 我们的车一路开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一幅非常壮观的景象,整个海风县的民兵几乎都倾巢出动了,背着钢枪的男民兵、女民兵、挎着手枪的老民兵、少民兵,他们大多都穿着自己平常工作、劳作时的衣服,但有一些却能统一穿着工装,这一般是效益好的工矿企业的民兵,有的坐着单位运货的卡车里,有的站在公社的拖拉机上,路上看到更多的是一二一喊着口号,两列纵行步行的民兵,每支队伍的前面都打着鲜红的旗帜,大家脸上都挂着笑容,相互打着招呼,就像是节日一样,乡道上因为人流如织,导致尽管人们都在为我们这看上去就很有来头的车队让路,有的甚至不得不站到了路边的田垄上去了,我们车子的速度还是不得不慢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我问苏副参谋长,陈陌一伙围住了以后,根本就用不到这么多人了。 对于群众运动他们年长的部队首长还是有经验的,特别是苏副参谋长当年还支过左,他告诉我,所谓这样的革命运动就是革命群众的节日,大家欢聚一堂,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加油鼓劲,看现在这个样子,海风县这是有聪明人啊,估计是趁这个机会把各地的基干民兵都调过来了,抓住了全省通缉的持枪杀人反革命团伙是海风全县人民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是把大家喊来都共襄盛举,对推进全县的工作和凝聚民心是很有帮助的! 这么一搞,以后这些人每个人都可以跟外面的人吹牛了,当初自己如何如何参加了围捕陈陌的行动,是多么多么地英勇了。林秀轩怕我还不明白,就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阐述了一下。联想到自己爷爷老爱在自己讲当年打仗的事情,而且打死的敌人总是在增多,我也马上就懂了。 五四水库其实离县城并不远,只是路并不太好走,但再难走的路走着走着总要走完的,隔着一座山,我们就已经听到山那边啪啪啪啪的枪声了。 嗯!这是又在进攻了吗?听起来都是轻武器在打,情况又发生了什么新变化了吗? 枪声就是命令,所有人都加快了脚步,我们的司机一脚油门,车也加快了速度。 我们很快就找到了洪茂的所在,他们在岗楼的对面山头上设立了指挥部,可以俯瞰岗楼和整个五四水库水面的一角。 陈陌一伙占据的岗楼,是以前五四水库为了防止敌人特务和反革命份子破坏水库大坝而特别修建的,分上中下三层,钢筋水泥结构,三楼顶上设有执勤放哨的岗位,整个墙体四面都开着枪眼,位于整个水库的南岸高处,与水库大坝隔水相望,岗楼占地面积虽然只有10来平方米,但进出只有一道已被紧紧关闭的厚厚铁门。 岗楼的门正对着水库大坝方向,它的地势最高,四周都是一片开阔地,还扼住了进出五四水库的这条主要道路的咽喉,真的是易守难攻的一处战略要地。以前五四水库每天都要派全副武装的民兵在这里日夜值守,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不过估计除了用枪打打野兔子,抓抓偷鱼的蟊贼,也没有那么笨的特务会惦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型水库,后来不怎么讲阶级斗争了,这个执勤的岗楼也就被水库锁了起来,慢慢地荒废了,直到又被陈陌反革命集团给占据,成为了他们最后负隅顽抗的碉堡阵地,估计也会是他们走完罪恶一生的坟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