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知道你们在找的人在哪 (第1/1页)
即使智慧远在中国,人们也会想方设法去寻找――阿拉伯谚语。 那个代号“蝴蝶”给中央写信的人是我们小组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对“蝴蝶”的寻找和保护则是我们所做工作的关键中的关键,因为这最直接地关系到对“蝴蝶”所掌握的未来资讯的开发和利用,对共和国几十年国运甚至更加深远的未来具有非常直接和重要的意义。 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工作虽然慢了一点,但是好在力求稳妥,先控制住知情者的范围,做到保密『性』万无一失,先在上级首长中达成基本共识,在做好各项预案尽可能排除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再根据掌握的线索集中全部力量一举找到“蝴蝶”,把他严密地保护起来并让他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但是随着这份诡谲而又突袭般的电报的到来,一切情况都变了,时间似乎要有点来不及了,真见鬼! 我明白这点,李晨风明白,在旁边一起看到这封电报内容的人都明白。 因为事关重大,李晨风立即用电话把在办公室里待命的陈观水也叫了进来,章天桥也出去拿进来几张方凳,大家就在阅文室里召开了一个小规模的会议,下一步工作必须要立即安排部署起来了。 机要阅文室两扇厚重的木门紧紧闭合着,优异的隔音『性』能让房间里的声音即使你在大喊大叫都一点透『露』不出去。 陈观水进到阅文室里时,只见到我们一个个神情严肃,房间里弥漫着凝重得令人难受的气息,他意识到了事情并不是像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发展,一定是有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他在走向一边的空位时,颇具意味地瞄了我一眼,似乎说,这阵势,不会是我又要倒霉了吧?! 我坐在那里八风不动,就像是没看到一样,心底却是在暗想,不是你倒霉,是我们大家伙都要倒霉了! 陈观水走到位置边但没有坐下,而是笔直地站着,低声说:“组长,我来了!” 李晨风点了点头,算是回应,然后说道:“你把收到这封电报的有关情况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 “是!今天上午11时28分我收到了部里的紧急通知,我们安排在京城电报中心负责的同志,发现上午11点时该中心收到了一封发往信箱的民用明码电报,根据部里的最新命令,立即向部里机要值班室进行了报告,并立即按照方案秘密启动了保密隔离机制,部里马上就通过机要线路用密语通知了我......” 陈观水扼要汇报着情况。李晨风和白斯文神情严肃地听着,气氛沉重压抑。我很清楚,每位负责情报工作的业务领导肚子里都有本难念的经,但在认真工作时表面上千篇一律,永远都是没有表情的表情。陈观水汇报的事情经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事情来得太突然,他们还要通过听取情况汇报的时间来拼命思考一切,事情怎么发生的?我们要怎么办?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因为大家思考的角度和立场的微妙差异而又格外地敏感,不得不慎之又慎。 比如,眼前这位白斯文,表面上是『政府』工作方面的代表,但传言他其实是某位常务委员负责情报工作一线的心腹,并且有着令人不可言表的经历和背景; 组长李晨风是一办派遣过来的负责全盘工作的,密保那边的官员,都跟他有千丝万缕乃至上下级的关系。章天桥的地位超然,负责机要管理密档就是她最大的底气,我作为部队的人,始终记着局长送我来时对我的交代,也不愿坠了军人子弟兵的形象,虽然对组长李晨风必须是服从命令听指挥,但在组里和谁都和气友善,不过我的心里也得有数,心如明镜,不能和别人挨得太近,这样才不会出大的差错。 哎!该怎么向上级汇报呢?看吧,这封电报的内容直接就把我们现在在绝密进行的国家最机密的工作给点破了,从最坏的情况下去想,是不是泄『露』出去了?怎么泄『露』出去的?究竟泄『露』了多少?会牵扯多少人?会给京城和全国的情报系统带来多大的震动?只有天知道! 我坐在边上看着大家紧锁的眉头都替两位领导心痛。 李晨风的心里肯定有数,他是一办的老人,曾在国家的情报系统工作多年,啥不门清?此事棘手啊! 在结束汇报的时候,陈观水说:“京城电报大楼那边我们已经处理好了,所有涉及到这封电报的环节和人员我们都进行了梳理,而且有1位可能接触到电报内容的大楼人员,也立即以家里有事为由帮他请了假,对他进行了保密隔离,下一步我们具体如何处理,得请领导指示。” 李晨风皱着眉头看了一眼旁边桌上的文件袋说:“明码的民用电报,就只有1个人可能涉密?” 白斯文脸『色』更是难看:“就是啊,陈观水同志,你要把情况说得更清楚一点。” 陈观水便又补充汇报,京城电报大楼是我们国家第一座最新式电报大楼,是国家电报通信的总枢纽,当前的月业务交换量达到了300多万份,发到我们信箱的这封普通电报就像是在浩如烟海的电报之中的一滴水那样毫不起眼,京城电报大楼的国内民用电报线路采用自动化的中文译码机,电传打字机通报,以撕断凿孔纸条的半自动转报方式实现电报的接收,大楼内部的电报传送系统也采用的是传输带、小电车和气压输送管的方式,实现了电报文稿传送半自动化,这种传送方式不但是速度上的提高,在保密『性』上除非未卜先知刻意地针对,否则也是非常安全的。 李晨风抬了抬手打断了陈观水的继续汇报,向白斯文询问:“这么说最后需要保密隔离的是不是就是发现了这封电报的存在并马上向部里报告的那位同志啊?” 白斯文苦着脸:“是的!我们梳理和排查了大楼整个收报和分发的流程,邮电部门是严格按照制度在开展工作的,电报的译制一直到分拣前的过程都是由机器设备自动化进行的,即使是其中有些牵涉到人工处理的部分,也是流水线一般繁忙的『cao』作,会发生涉密情况的概率非常地微小。” “而且京城电报中心的政审工作一直以来都非常地严格,在那里工作的同志应该都值得信任,迄今还没有在那边发现过有间谍活动或者泄密的现象。”陈观水补充道。当然,作为全国电信网中心和全国电报网路主要汇接局,也一直都是密级非常高的单位,干部职工的保密工作也是常抓不懈,算是半个自己人,无缘无故就无端猜疑别的同志对职责的『cao』守和对国家的忠诚在圈子里面是一件很让人忌讳的事情。 这就多少有点尴尬了,转了一圈因为事关重大只好把经手的自己人送去隔离脱密,万一要是传出去也是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啊! 我明白白斯文的态度了,他要迅速并安全地把接收电报的这一页给掀过去。当得知有人给发电报的时候,估计李晨风和白斯文刚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兴奋的,乐观的猜想会不会是“蝴蝶”本人因为某种我们不知道的原因,主动站了出来和我们直接联系了,或者是因为“蝴蝶”突然想起了什么即将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不得不冒着暴『露』的风险紧急给我们发报,这样就会给我们留下更多寻找他的线索,因为和往邮筒里丢信不同,发电报是必须有发报人在场并填写内容的,那么我们寻找“蝴蝶”的工作就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了。 真的是麻烦大了啊!我暗自想着,白斯文本来应该是想着成为为首长们带来好消息的“报喜鸟”的,没想到他亲自带队去忙了半天带回来的是这样一个凶险莫测的讯息,这让这位进组以来一直力图表现的副组长情何以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