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章 倾国倾城 (第1/1页)
“张炫此生,能见亭林先生一面,也是死而无憾了!”河谷大堂,刚一看到顾炎武,张炫再也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朝着顾炎武深深的一拜。 顾炎武国之大儒,于一本朱礼奉为圭臬、仰慕中华文化的朝鲜读书人来说,那是神一般的存在,自然也知道这些人顶礼膜拜了。 就似后世刘天王的粉丝,猛然在朋友聚会上见到了心中的偶像,那里还忍得下去! “自满清入关,神州陆沉,天下腥膻,清夷攘中国,朝鲜国朝而不宗,气节已是不亏!大明、朝鲜兄弟之邦,一水之隔,源远流长。吾东方,自箕子以来,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风,女有贞正之俗,乃称小中华。朝鲜礼仪之邦,仁义之国,老夫钦佩之至!”顾炎武还了一礼。 张炫赶紧回礼道:“我国服事天朝,二百余载,义即君臣,恩犹父子。朝鲜久慕中华文化,谨守臣节,乃是本分。胡无百年之运,尊王攘夷,大义所在,古今皆然!朝鲜臣事天朝,犹如子之事父也,何其幸哉!” 在朝鲜臣民的心中,视明朝为上国,而满清为蛮夷。朝鲜使臣到北京朝贡,明朝时称为天朝,使臣及其随从的记载通常被叫做朝天录;而到了满清时,则记载成燕行录,只不过是到燕地走了一圈而已,轻蔑之感显而易见。 联想到后世,棒子国的小鲜rou、小花们中国淘金,还冠以中国“人傻钱多”的称号,汉城改成首尔,抢注端午节等等,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却有一股深深的骄傲,这种骄傲的是文化上、文明上的优越感,而不是飞扬跋扈的世界警察米国的军事上的蛮横。 棒子国的骄傲也并非没有来处。满清近300年的奴役统治,剥夺去了汉人最后的骄傲,阉割了华夏的文化,民不知有礼,士不知气节,兵不知血气,一个被抽去脊梁的民族,怎么能站得直,得到别人的尊重! 而日本更是视满清入关,统治中原为华夷变态。江户时代的幕府儒官林春斋的华夷变态.序中就指出: “崇祯登天,宏光陷虏,唐鲁才保南隅,而鞑虏横行中原,是华变于夷之态也……” 唐宋时代,日本确实视中国文明之所在。明朝万历时,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明朝竭力援助,救朝鲜于危亡,从此,中日关系未再友好。 满清入主中原,使日本对中国更为鄙夷,称中国由“中华”变为“夷狄”,而中华文化的正宗必须由日本担负。这一观点,始终存在于日本为领导的所谓“东亚意识”中,即日本是东亚的主人,有领导“东亚”与西方抗争的使命,这也和近代日本侵略中国息息相关。 众人坐下,王斌开口笑道:“白兄,几年不见,兄长看起来满面春风,似乎惬意的很!不知白兄的生意一切可好” 白潜行礼道:“愚兄的生意如今遍布濠镜,已经到了东南亚,以及朝鲜、日本等地。愚兄多谢王贤弟的鼎力支持和照顾,使得愚兄才有今日!” 王斌笑道:“白兄客气了!在下只是提供一些货品,生意还要白兄去做。白兄生意做得越大,在下赚的银子就越多,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白潜肃拜道:“话虽这么说,但以玻璃制品这么好的生意,无论谁做都可以赚大钱的!愚兄多谢贤弟了!” 王斌摆摆手,问道:“白兄,怎么不见大卫和安娜,他兄妹二人一向可好” 白潜回道:“贤弟不知,他二人去年就去了泰西,为你招兵买马。日前我才收到大卫的来信,说他兄妹二人已经准备妥当,准备启程回濠镜,想来明年春春天就可到达。” 王斌摇摇头道:“从濠镜到泰西,何止万里,再加上海上凶险异常,真是难为了他兄妹俩!” 白潜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大卫是个执拗性子,不撞南墙不回头,他答应你的事情,不做好了,是不会回来的!” 王斌看到张炫几人,微微点头,算是打招呼,待看到后面的张玉贞时,不由得愣了一下,此女长得也太红颜祸水了些,乍一看都是夺人心魄! 白潜不得不又介绍了一下,“这位是张炫先生,乃是朝鲜国有名的“译商”!这位是他的公子张希载,这是她的侄女张玉贞。各位,这就是咱们刚才一直谈论的王大人。” 几人相互见了礼,轮到张玉贞时,她红了半边脸,施礼道:“小女子见过王大人。” 一股少女的幽香直冲鼻腔,王斌慌忙道:“姑娘坐下说话。” 也难怪王斌如此。这女子长腿蜂腰,皮肤白嫩,柔的像一团水一样,瞬间把人融化。国色天香,让人自惭形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