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碧山_第三十六章 云笈七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云笈七笺 (第1/1页)

    临到中午,小狐狸还没有回来,玄清并不担心,小狐狸已是开了灵智,炼化横骨,接近化形的境界,山中寻常野兽都没甚威胁。

    玄清早已收工,简单的吃了午饭,后院水井清澈甘甜,虽不是灵水,但用起煮饭熬粥,依然香甜。

    外面大风已经停了,但漫山积雪封路,想来也没人会来上香,玄清便想回到后院,继续撰写道书,前世流传的道教典藏,在这个世界并不完善,玄清希望通过搬抄,一来梳理自身所学,二来可以两方世界互相印证,取长补短,三来能够凭此立下道统,源远流传。

    玄清刚走出殿门,便听到院门处有异动传来,本来以为是小狐狸玩累了,回转了道观,但片刻后从影壁处走进了三人,为首一人锦衣玉带,身披裘袍,颌下美髯及胸,脸上虽然已有皱纹,但目光炯炯,负手而行,威仪不凡,后边两人却都是身穿青袍棉衣,歪戴小帽,背微微弯着,看着就像使唤的小厮。

    为首那人,进入院里,如闲庭信步一般,四处打量,时而颔首,时而摇头,玄清微微一笑,走上近前,稽首唱喏:“福生无量天尊,居士请了。”

    那人却是不闻不问,依然四处张望,但微皱眉头,似乎道观景致并不合意,后边跟着的小厮上前一步,有些倨傲的问道:“小道士,你师父呢”

    玄清微微一愣,然后说道:“贫道师傅前几年便已仙逝,几位可是师傅的故人。”

    “什么故人我问你,这道观观主是谁,我家王...我家老爷上门,怎么不见迎接。”

    玄清听他语气如此无礼,皱了皱眉,但仍回答道:“这道观除贫道外并无他人。”

    那小厮一听,斜睨一眼,然后走到为首那人身边,低声在起耳边说道:“老爷,这道观就一个小道士,想来也没什么厉害的,不如咱们去清凉寺看看那里听说有几个老和尚还是挺有道行的。”

    那人点点头,收回目光,看了玄清一眼,依然不言不语,转身往回走去,两个小厮连忙跟上,临走时还回头瞪了玄清一眼,口中嘟囔道:“什么破道观,浪费时间。”

    玄清被三人整得一脸茫然,愣了片刻,才无奈摇头,转身往后院走去。

    后院东西各有一件配房,一间做了厨房,另一件被玄清当成了典籍室,自己这些年整理、撰写的道经基本都在此处,为了防止鼠蚁噬咬,还在房门补了阵法,房间墙面也被绘制了符文,此房间不惧寒暑,常保适温、干燥,另有防火法阵,如遇明火,便可迅速抽空室内空气,以此灭火。

    为了室内照明,玄清特意固化了明光术悬于顶上,使其昼夜不灭。

    玄清现在整理的是前世宋代张君房编著的《云笈七笺》,是当时《大宋天宫宝藏》中的万余条精要单独编辑成书,以“三洞四辅”分类,分别为《灵宝经》、《上清经》、《三皇经》以及《太玄经》、《太平经》、《太清经》、《正一经》共七部经书,这七部经书又包括若干道教经文,其中就包括《道德经》、《抱朴子》等等符文、神通、炼丹、修行的经书。

    《云笈七笺》包罗万象,是道教最重要的道藏之一,重新整理撰写的工程量巨大,玄清至今也才将将整理出《太玄经》一部,但这番查漏补缺的过程,却是对自身所学最好的梳理,玄清有预感,当《云笈七笺》真正显世之时,便是自己得大逍遥,大自在,成仙称祖之时。

    今世虽自幼跟随老道士学习此世界的道法,但老道士本身便所学不全,很多道观往往敝帚自珍,玄清如果想两方世界相互印证,还是有些力有不逮,玄清此时最想的便是能寻到此方世界的道藏,让其尽情浏览一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