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周易的支教生涯 (第1/1页)
时光荏苒,一转眼已是九月金秋。 周易骑着毛驴溜溜达达地来到了离延安府不远的一个小小村庄里。 这个小村很穷,不说与江南的那些村庄相比,就是比起河南来也差了很多。 零零落落的农田,散乱地分布在了一片片山岗上,黄土夯成的茅草屋又低又矮。 一个村里有穷有富很常见,但如果连地主家都吃不上几顿白面的话,也就未免太凄惨了些。 如今,周易就住在这么一户“贫苦”的地主家里。 但穷地主也是能有大梦想的! 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年头,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所以要改变这种命运,就只能读书了。 读书可以做官,做了官害怕没钱? 嗯!很朴实的想法,周易当初听到这个理由的时候,真不是哭不得,笑不得啊! 陕西不是江南,因为靠近边地,加之贫穷,所以文风一直不盛。若是真有才学的,也大多不会愿意到这种偏僻怕贫穷的乡下来。 这户地主家,打从上上一代,开始从农民跃迁道地主阶级开始,就一直都有让自己家孩子读书地愿望的。 毕竟,这年头早已经不是“功名但在马上取”的年代了,而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要从小地主变成大地主,就只能靠读书的时代了。 这家的地主老爷当年也是被望子成龙地老太爷送到县城里去度过几天私塾的,可奈何天资有限,功名无望,以至于一直到现在,都还只是一户普普通通的乡下小地主罢了。 但这位地主老爷不甘心啊! 家里几代人的心愿,不就是改换门庭,继续在地主这么一个康庄大道上一路狂奔么? 自己不成,自然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儿子身上。 可偏偏陕西乡下读书人很少,想请个好老师就更难了。 如果真的想要读好书,就只有考进延安府城的书院才行啊! 但开进书院之前,不还得先启蒙么? 人家书院,可不是不收文盲的。甚至连水平低的一点都进不去的。 眼看着自家儿子也到了要开蒙的年级了,小地主老爷便开始准备到处寻摸这给自己儿子找个靠谱一点蒙师了。 只是靠谱的蒙师哪里那么容易找? 如果连个生员都考不上的老童生,小地主老爷是看不上的。 人家一嫌学问不够,二是怕晦气。 毕竟,自家儿子将来肯定是要金榜夺魁的,焉能拜在一个老童生的门下,耽误了自家儿子的学业。 但除了老童生,能考中秀才的可就都不是一般人,自然也不会有人来这种乡下地方教他儿子的。 就算愿意来,小地主老爷也不一定请得起了。 就在这家小地主老爷发愁的时候,周易便溜溜达达地送上门了。 不就是教个小孩子么? 周易怎么也是当年在新时代教育流水线混过的人。 就算四书五经一点不懂,子曰诗云半点不通,但周易依旧还是毫不忏愧地上门去误人子弟了。 周易为了先声夺人,自编了一个河南生员的身份,只因厌倦名利,却唯愿四处云游去求仙问道,因路过此地之时,见此地有紫气升腾,必将有贵人出世,所以才过来看一看罢了。 小地主老爷一听,顿时就高兴了。 贵人出世? 这不就是应在他家么? 若此地真有贵人,除了他家,难道还能·是别家的穷鬼泥腿子? 连书都读不起,如何能做贵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