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6章 商场亦如战场 (第1/1页)
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到: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比如说陈骁和周志成这两个家庭在相处之道和相互的支持与包容方面做得很好,所以他们拥有着相似的幸福。 徐维义与林栩之间,却是徐维义单方面的包容了林栩太多太多,在和谐程度上,稍有那么一点不足。 汤海则拥有着与徐维义不同的不幸。 具体表现在,他在独自跑客户的路上,把手机和钱包丢了。 明明赶上了402路公交车,却因为拿不出区区一块钱来,被凶神恶煞的售票员中途赶了下去。 前不挨村,后不着店。 汤海挪动着他两百多斤的躯体,沿着马路缓慢的前行,泥巴裹满了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这些都不算事儿,关键是腹中饥肠辘辘,对于汤海来说,非常难以忍受。 有曲为证: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不见人家, 夕阳西下, 落难的还在天涯! 偶尔倒是有私家汽车路过,但基本上置汤海的呼唤于不顾。 这也不能说世态炎凉,极少有人敢在郊外随意搭载一个陌生的男人——更何况这个男人还是个两百多斤的胖子。 不知道走了多久,夜幕中传来隐隐的狗吠声。 汤海寻着那狗吠声,艰难的找到了一户距离公路不远的农家:“老乡,借个电话……” 说完这一句,汤海整个人无力的瘫倒在地上。 陈骁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亲自打电话慰问了汤海:“我不是给你们配了一辆车的吗?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汤海解释道:“我那天是跟小丁丁分头拜访客户的,小丁丁那边的客户更偏远一点,没有直达车,所以我就把车让给他用了。” 陈骁道:“那就再配一辆,务必让你这个分公司经理出行有车。” 汤海道:“骁哥,我老汤记心里了,我要在湖州干不出一番成绩来,我永不回渝。” 既然汤海有这番雄心壮志,陈骁也不能泼他冷水,随意的鼓励了几句,汤海却跟打了鸡血似的,每天不是在拜访客户,就是在拜访客户的路上。 中源建材的产品有两个优势,一是环保指标比普通的建筑材料高得多,至少严格遵照了国家的各项条令,甚至更优秀;二是价格方面也有优势。 说到价格优势,其实根本就是陈骁制定的价格战策略。 无论是终端客户还是经销商,都希望拿到质优价廉的产品,这无可厚非。 中源建材的新产品基于这个因素,采用了低价的策略去入侵杰成建材原有的市场渠道,这让唐海杰很头痛。 因为两家公司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中源建材持续研发新品的能力远比杰成建材要强,他们先以低价政策与客户建立关系,然后靠着各地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悉心维护。时机成熟之后,可以发布新一代产品,保持旧品低价的同时,把新品的价格提上去盈利。 对于经销商来说,虽然在乎成本,但更在乎一款产品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利润。比如说“一块钱的东西卖五块钱”与“五块钱的东西卖二十块钱”,在同样的周转速度下,他们肯定更希望卖五块钱的东西,就是这个道理。 杰成建材因为缺乏新品研发的能力,如果某一款产品长期降价之后想恢复价格却又没有在功能和性能上做出改变,客户接受起来就比较难了。 另外,从资金实力上来讲,杰成建材现在也不敢与世纪中源刚正面。 上一场在股市中的大会战,唐海杰前后亏损超过了一个亿,而世纪中源盈利高达数千万,这还没包括陈骁、林栩和周志成的私人盈利数额。 况且价格战针对的不止是湖州这一块市场,世纪中源在全国各地凡有杰成建材身影的地方,都在采取同样的价格战,这让唐海杰无力支撑如此大规模的价格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