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 牵扯大案 (第1/1页)
“什么话?”冷南弦挑眉追问。 “话题蛮沉重的,不外乎就是让我照顾好我母亲及家里,每次我都不耐烦地打断了。” 安生也同样是微蹙了眉头:“莫非令尊是早就意识到有人加害自己,所以,提前与你交代后事?” 周继祖怫然心惊:“我父亲遇到了难事?” “令尊可有与你提及其他事情,比如与别人的恩怨,或者经常提及谁的名字?”冷南弦疑惑地问。 周继祖摇摇头:“他朝廷上的事务回到家里一向是三缄其口,极少提及,尤其是这次科举考试,半个字也未曾吐露过,回到家中就闭门坐在书房里。” 冷南弦缓缓地环顾书房四周一眼:“我们能否翻查一下这书房?” 周继祖此时对于冷南弦也是满心地感激:“自然可以,冷神医请便。” 冷南弦几人也不客气,连同衙门衙役,一同在书房内仔细翻找,尤其是信笺字条等,更为慎重。 一无所获。 就连书架之上的藏书,衙役们也一本本翻过去,再翻回来,不耐烦地堆在一旁。 安生也捡起两本翻阅,见那周善礼也是个博学的,许多书不仅翻阅过,还仔细地作了批注。 不小心,将几本书蹭掉在地上。 她俯身去捡,眼前突然一亮,自书中拿出三张银票来,递给周继祖:“这里夹着三张银票。” 周继祖接在手里,打开一看,顿时瞠目:“这么多!我父亲官职不高,清汤寡水,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 冷南弦瞥了一眼:“五千两。” 五千两对于他而言,并不多,但是对于周家这样的门庭而言,真的不算少。 “这又是什么?” 周继祖自银票中间拿出一张字条,满腹狐疑地打开,见上面整整齐齐地用楷书写了十余个人名。 冷南弦接在手里,然后疑惑地看了安生一眼:“竟然有孟经纶的名字。” 安生与关鹤天闻言立即凑过来:“有孟大哥的名字?” 果真,这名单上首用朱笔写了五个人的名字,下首用墨汁书写了四个人的名字,孟经纶三字就在下首第一位。 “这是什么意思?”众人皆疑惑。 冷南弦拿字条与书房里的信笺或笔迹对照,再求证过周继祖,确定并非是死者的笔迹。 他将纸条放在鼻端轻嗅,而后翻来覆去地验看所用纸张,面有凝重之色。 一张名单,原本不足为奇,但是却夹在几张来历不明的银票里,小心翼翼地藏在书的夹层之中,那就引人深思了。 “这里距离孟府不远,我看要不将孟大哥叫过来辨认一下?”安生提议道。 冷南弦略一犹豫,然后点了点头。关鹤天立即出门直奔孟府,将孟经纶叫了过来,并且一路之上,将此事来龙去脉尽数告知了孟经纶。 众衙役这次翻找得更为仔细,但是并无什么有价值的收获。 孟经纶一到,冷南弦立即将手中字条递给他看。 孟经纶接在手里,不过是瞄了一眼,便斩钉截铁地道:“这些应当都是今年与我一同参加春试的举人,有几人我还相熟,父亲都在朝中任职,不过并不显赫罢了。” “学子名单?那倒是不足为奇了,死者原本就是这届的主考官员,应当是惜才爱才吧?”关鹤天道。 孟经纶微蹙了眉头,摇摇头犹疑道:“应该不是吧,这朱笔所判都是进士及第,而墨笔书写的全都名落孙山了啊?” 冷南弦心中一动,将字条拿在手里:“那这落榜几人学识如何?” 孟经纶不假思索地点点头:“平常经常以文会友,所以知道,其中有两位虽然没有子建之才,但是都可圈可点,胸有锦绣。” 冷南弦一阵默然,蹙眉沉思片刻,而后叹口气:“这个案子冷某怕是也无能为力了。” “为什么?”周继祖满怀的希望顿时破灭,不甘心地追问。 冷南弦一声苦笑:“怕是其中牵扯并非我等平民百姓所能追查下去。我会如实回禀于京兆尹大人知道,为你洗脱罪名冤屈。但是这真凶,我便无法继续追查了,只能请京兆尹大人费心,或者另请高明。” “冷神医能否直言?” 冷南弦摇摇头:“不过是个人猜测,没有凭据不敢胡言定论。” 周继祖等人皆疑惑,觉得冷南弦所言有些高深莫测,不明就里。但是他讳莫如深,也不能刨根究底,只是再三感谢了。 一行人回到京兆尹衙门,也不用再升堂,冷南弦与京兆尹在书房里就坐,便将搜查周府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然后将手中字条转交于京兆尹。 京兆尹听完冷南弦的讲述,心里就已经敏锐地有所觉察,屏退左右,悄声问冷南弦:“这里没有别人,出了你的口,入了我的耳,冷神医,你是不是有所怀疑?” 冷南弦只微微一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杀人灭口,屡见不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