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狄仁杰 (第1/1页)
魏王府。 魏王府距皇宫不到五里路,占地六十六顷,是整个神都,除了皇宫和东宫之外最气派的府邸,殿阁楼台无数,仆役家丁上千,更有数百门客聚集,可谓车马盈门,冠盖云集。 魏王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亲侄子。是武家与皇嗣李旦争夺储君之位的头号人物。 他曾经掌过卫旅,又当过文昌左相,是武家的实力派人物。后来,他将朝事委托梁王武三思,自己则一门心思筹备争夺储君之位。这一点得到武则天的默许。 武承嗣花了大量精力,上下活动,笼络了不少朝中重臣,他们不断地向武则天吹风:立储君一定要立同姓,异姓不应为储君。他们喋喋不休地在武则天耳边强调:李姓是外姓,李与武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李唐复辟之日,将是武家灭顶之时。 武承嗣的努力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使得武则天几乎接受了立储君要立同姓的观念,不过,她并没有做任何决定,因为兹事体大,必须从长计议。 武承嗣着急啊,可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能逼的太紧了,不然的话,反而引起姑姑武则天的疑虑。 他心里很清楚,侄子要继承姑姑的位置,理由其实牵强得很,从古到今找不到任何先例。倘若换了任何另外一个姑姑,是没有可能立侄子为继承人的。而武则天把夫家得罪的太狠了,不放心让儿子继承,因此才会有让侄子接班的考量。 武承嗣只能假装不急,暗中加紧行动,一方面与后宫面首张易之勾搭,让后者向武则天吹枕边风,另一方面伺察皇嗣李旦的过失,并将之随时秘密呈报于武则天面前。 李旦沉溺于青楼女子的事情就是由武承嗣的手下向武则天告发的,他要让皇上姑姑知道,李旦无德无能,胡天海混,不思进取,玩物丧志,哪有一点做皇嗣的样子。 倘若李旦连皇嗣之位都被扒了,做储君便更无希望。那时他武承嗣就没有任何对手了! 武承嗣想的挺美,等着李旦被废黜,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 武承嗣在宫中安插了眼线,消息甚是灵通。 上午皇上在宫中训子,下午魏王府就得到眼线密报:皇上没有废黜李旦的皇嗣之位,只是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通,并让他闭门思过,三个月内不得外出。 倘若只是这么一个消息,也不打紧,武承嗣并没有指望靠一两件事情搞掂李旦,往后还有的是机会。 问题是眼线还传来另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有高人向皇上建言,女儿也可以为嗣为储,皇上对此很感兴趣! 听了这个消息,武承嗣浑身冒冷汗,心里极其紧张。 说实在的,皇上的两个儿子李旦李显,武承嗣都没有放在眼里,因为他清楚,皇上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一点信任感都没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她对两个儿子的不满和猜忌! 而皇上的女儿,那就是太平公主,在皇上那里所受到的钟爱和信任,比李旦李显外加武家所有子侄所受到的信重加起来还有多好几倍。若是太平公主也加入到合法皇位继承人的人选之中,在内得到皇上的钟崇,在外因为她是李唐子嗣,得到群臣的拥护,那将没有一个人是她的对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