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九章 肖军养车 (第1/1页)
万峰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儿,是昨晚小舅无意中念叨的。щww..lā “我听说二建也管咱们要砖瓦了?” “是有这么回事儿,他们主要是要瓦不过砖也要,现在的砖瓦都涨价了。” “噢!涨了多少?” “红砖现在五分一块了,瓦涨到了一毛钱。” 这样来说砖和瓦就有意思了,起码利润能达到对半了。 “没说他们能要多少?” “来谈判的人说以后的瓦都用咱们的,砖也需要一部分,外甥,咱们的砖瓦厂需不需要再扩大一次规模?” 经过一年的生产和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瓦的制作配方,洼后砖瓦厂生产的瓦不但表面的光洁度好而且还非常的结实。 红崖在今年夏天就开始开放新开路了,就是从二百到客运站这趟长度约有四里地的大街。 因此县城的几个建筑公司从夏天开始各种建筑任务排得满满的。 万峰更是知道这新开路开通后,未来几年这条路周围会建起很多的商店百货大楼学校宾馆酒店什么的,后期客运站都倒地方搬迁到郊区去了。 砖瓦最低有十几年不愁销的黄金期。 有这种先决条件,砖瓦厂再扩大一次规模也不是不可? 万峰算计了一下砖瓦厂附近的粘土情况,现有的粘土按照现在的生产规模估计能用十五年,现在砖窑一年出砖一百四十万,十五年也就是能出两千万块红砖左右,再加上南岭和东岭的交界处再挖一下估计还能出五百万红砖。 如果再扩大一下,扩大到二百万的年产量,也可以干十二年。 十二年后就是九三年,那时候红崖遍地大大小小有几十个砖厂,洼后的砖瓦厂也正好没有粘土就可以直接转到水泥砖上。 “可以,那地方还能扩六孔窑吧?” “也就那样吧,顶多还能扩一次。” “那就安排人扩吧,也不怎么耽误生产,顺便把制瓦车间也扩充一下,一天能扩大出那怕五百片的规模也行。” 张海马不停蹄地去找人扩窑去了。 干劲冲天这四个字没经历大跃进时代的人大概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 就是万峰也没理解过,他出生的时候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尽管不知道大跃进时代人们干劲冲天是什么样子,但是万峰却在肖德祥等人的身上理解了这种精神的含义。 昨天快到中午的时候下达的生产任务,今天万峰就看到了成品,两台四轮子拖拉机的拖车。 一下午的时候机械厂就造出了两台拖车,这让万峰使劲地揉了半天眼睛,他以为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 拖车正在喷漆,那种蓝颜色的漆。 “肖叔,你们这拖车造得特太快了吧?” “不快,轱辘和车轴都是买现成的,我们只不过就是焊个车棚而已做个牵引架安两摞弓板而已。等我们有了专用的车斗轱辘,我们就要自己造车轴轮毂,那样就慢了,不过能省不少钱。” 肖德祥的话是实话,这一套轮胎加上车轴是一体的,原本是马车用的,这样拿来就用速度是有保证了,但是造价也高,这一套东西售价一百五十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