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遇见_第二章 思绪在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思绪在飞 (第1/1页)

    汤阳坐在汽车里,车程要6个小时,高速还没有开通,只能沿着国道开。

    车子坐的满满的,车子已经有点旧了,位置坐的不是很舒服。

    但是对于来自农村的汤阳来说,这已经是谈不上辛苦了。

    汤阳的思绪在飞。

    汤阳千辛万苦的考上了大学,当时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对他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家里有3亩地,主要种植葡萄,葡萄架下再种一点蔬菜。

    一般暑假的时候汤阳都会帮忙去卖。

    小学的后两年到整个初中,每年暑假汤阳也算一个好帮手。

    汤阳家原来是不种葡萄的,也是后来慢慢的疏菜被葡萄园代替。

    到了初中,葡萄才成规模。

    还小点的时候,只有疏莱,没有葡萄,汤阳一大早骑着自行车,驮着上百斤的蔬菜去离家4公里的镇上去卖。

    一般到中午的时候差不多卖光了才回来,一天也卖个20多元。

    初中卖疏莱变成变成卖葡萄,卖的钱更多一点。

    不过自从考上虞丰县最好的高中求知中学以后,汤阳的高中暑假很少帮父母卖东西了。

    汤阳对高考充满期待,把全部精力放在读书上。

    汤阳的沿海村很少有人能考上高中,至于考进重点高中更是少之又少,能考上大学更是凤毛麟角。

    汤阳知道自己的学习在邻居的眼里是好的不得了,但是也只有自己知道只能很是一般。

    小学2年级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被同学推了一把,造成后手骨碎裂,肿的像个馒头。

    休学半年,其实在休学前汤阳的成绩在班里只能算是中等,比大1岁的哥哥差远了。

    “阿妈,我不读书了,我们班读书差的多的是,为什么老师偏偏让我留级?”汤阳气极了。

    “汤阳,你半年没读书了,老师怕你更不上,也是为你好。”阳mama劝道。

    “读书又没用的,爷爷也叫我不要读书了,可以给你们干活了,那个陈老师是不是故意的?你不是说你本来也可以做老师的,被这个陈老师抢去了!”汤阳想肯定是这个老师报复。

    “阳阳,大人的事不是你想的,mama现在是妇女主任,那也是村里的决定,陈老师不会故意的。”阳mama心里也不好受,小儿子成绩是差点,留级面上无光。

    “我就不去,我就不去。”汤阳牛脾气上来。

    “阳阳,你还小,现在不读书,将来吃亏的是自己,你看你爸爸,整天埋头苦干,也赚不来多少钱,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苦。”阳mama做着思想工作。

    汤阳家里呆了两天,实在也无聊,汤mama也一直苦口婆心的劝。

    汤阳也硬着头皮去上学了。

    进了新的班级,汤阳的成绩没有明显高。

    汤阳的同桌是钱华,钱华成绩非常好。

    “钱华,题目做好了?你的作业本借我一下。”这事汤阳经常干的。

    “汤阳,你这样作业抄抄没用的。”钱华嘴上这么说,本子还是递了过去。

    “班长,谢了!”汤阳开始抄作业了。

    汤阳抄着抄着,皱眉了:“奶奶的,班长的字太潦草了,看也看不清楚。”

    汤阳死要面子,怕被班长取笑,就反复的看反复的琢磨,再看前面已经抄的步骤,还真给汤阳解出来了!

    对,是解出来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钱华的字无疑是给汤阳上了一课,汤阳也惭惭的弄懂了解题的思路,也开始自己解题了。

    到二年级结束的时候,汤阳的成绩只比班长差一点点了。

    小升初考试,汤阳的沿海小学,100多名小学生。

    汤阳排名第三。

    这哪里还是一个差生呀,是同学眼中的学霸了。

    成绩好的学生很受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好感。

    汤阳虽然比别的同学大了一岁,但是现在也算是三好学生,汤阳感到自信和快乐的。

    初中是近20所小学毕业的学生汇集的,一部分小学生考不上初中就回家务农了,自己学校的前五到了新的中学,只能是中等水平了。

    “汤阳,你也沿海的,我们同村,你做我的课代表。”史老师看中了汤阳。

    史老师,汤阳太知道,村里的大才女。

    史老师求知中学毕业,刚刚高考落榜来当代课老师。

    求知中学是省重点中学,名气大的不得了。

    大家的英语都不好,汤阳这个课代表平时考试在及格线附近。

    汤阳的这个课代表不丢脸,全班近50名同学,汤阳的英语前10没有问题。

    初二结束,汤阳在班里成绩中等,这个成绩和刚上初中时没有大的变化,应该说还略有提高,汤阳做了两年的体育委员。

    班长徐国千,小升初20所小学的状元,现在的成绩一般,和汤阳同层次。

    初三要报到了,徐班长破天荒的把关系比较好的男同学组织在一起:“汤阳,阮江,银良,才华.....,我们马上要初三了,我们目前的成绩想考上高中,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如果初二重读,那就不一样了!”

    “初二重读?我已经比同龄人大了一岁,再读一年,变老大哥了。”汤阳犹豫了。

    “大家想想,我们现在这样的成绩,到了初三考不上高中,回家种地也没有好的出路,现在多花一年时间,考高中能提高不少把握,我是已经决定了,大家都是好朋友,你们怎么看?”班长期待的看着大家。

    “我哥二年级重读一年,他现在已经是全校的前三了,我现在成绩也一般,我也重读一年吧!”最小的阮江说话了,阮江小汤阳两岁。

    大家纷纷表态,除了和汤阳同龄的银良不打算重读,只差汤阳了。

    “我现在的成绩,想上高中是难了,如果不想一辈子做农民,读书是唯一出路,我也重读!”汤阳做出了决定。

    汤阳从小董事,帮家里干农活,不会偷懒。

    汤阳心里其实是有点不情愿的。别的小孩玩也来不及,自己和哥哥在寒冷的冬天帮着阿爹阿妈整理芹莱,春节也不例外。

    春节的蔬菜价格高,汤阳两兄弟就把烂的菜叶子捡出来,这样阿妈卖的时候卖相好一点。

    那时候是几岁?

    15岁?

    15岁汤阳自己要去卖了

    10岁?

    10岁汤阳会做饭了

    是7,8岁

    农村的娃先当家。

    农村的娃也要看谁家的娃,汤阳两兄弟可是出了名的好孩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