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 顺势 (第1/1页)
“……所以说,刘*同志,你的结论是什么?” 五一节明朗的阳光,宽阔的办公室。 顾骜的对面,一排坐着五个位高权重的存在。 位置居中者,在顾骜说完最后陈述后,微微侧过脸去,垂询刘校长的意见。 对面这五人,从左往右依次是刘校长、部长、主任、社科院调来的某专家、副主任。 顾骜的基本陈述,也无需再废话一遍,因为大多数是跟那天与刘校长聊时差不多的内容。 无非是成为正式开题报告后,添补了很多对美国政治史的总结观察细节,以及最近四年来美国各项民意调查机构的结论、以及对此的针对性剖析解读。 看上去非常完备,已经没什么神秘力量的武断揣测了。 反正顾骜有枪手,帮他写证明题的过程。 (注:大家见谅,我知道有些书友喜欢看与大人物的辩论、说服。但不能让大人物亲口说太多话。所以前面就借刘校长之口,把大人物可能会问的质疑都问过一遍。这里就不再赘述。 后续所有涉及这种情况的情节,也都这样处理。即驳倒大人物身边的智库、代言人即可,不描写大人物的亲口台词。) “就学术层面来说,应该存疑留待观察。只能说目前已知的揭示分析角度,都非常严密。但我们无法保证,还有没有大家都未能看到的盲点。”面对领导的垂询,刘校长屏息敛神,每一个字眼都回答得非常谨慎。 主任只好换了个态度,与部长交谈:“黄同志,你觉得呢?” 部长毕竟级别又高一些,也敢说话:“外交部的惯例,是只与对方国家的现政府打交道。即使再有把握,也不该有任何偏私——常凯申殷鉴不远呐。当然,如果是外交以外的领域,就看投入和成本了。” 此言可谓老成持重。 部里的国际关系研究司,得出的各种预测结论,往往并不是指导本部门工作的,而是被兄弟单位拿去用。 因为经贸上的小举动,或者文体团体啦、民间社团啦之类的交流,影响没那么大,往往可以先行一步,并且由圜转的余地。 而外交层面亲自上阵、押注外国派系走向,那就断无小事了。 历史上最智障的反面教材,就是常某申的自取灭亡:48年时居然觉得杜威很有希望,就一边拿着杜鲁门的援助,一边公然给杜威示好——结果偏偏杜鲁门连任成功了。 刚好史泰林同志一招封锁西柏林、逼着西方二选一。 杜鲁门顺水推舟“弃亚保欧”,撤回全部对亚援助,集中224亿美金、30万架次运输机的倾国之力,救下了欧洲。 柏林被围后俩月,三大爆发;百万渡江灭凯申后,柏林才撤围。 目睹教训,后人自然不会再赌。 主任凝重地叹息了一声,背负着手站起身来,看着窗外,金光洒在身上,十分伟岸。 “政治层面,确实看看就行了,千万不可妄动。不过经济和技术方面,以假想结果为依托,做些没什么成本的准备工作,还是应该的。” “主任……那怎么算‘没有成本的准备工作’呢?”副主任虚心地问。 “这个当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报告里不是写了这么多可能的措施么。比如提前做一些伪装业务,还有别的什么。”主任和蔼地一笑,拍了拍副主任的肩膀,然后转向顾骜, “小顾同志。” “在。”顾骜连忙立正。 主任和蔼地问:“报告里那些提前铺垫的伪装业务,需要亏钱么?是赔本赚吆喝的,还是能盈亏自负?” 顾骜审慎地说:“这个……不一定,还要看执行人。当然我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我的那个样板案例中,以与香江传媒企业家邵爵士合拍影视作品、分摊设备采购和前期掩护的成本。 目前并没有亏损,邵爵士已经以设备租赁款形势折抵了一部分拍摄出资,后期还会有租赁合同。” 主任微微点头,似乎陷入了回忆。 “上个月,我陪**同志一起,去粤东看了一看,讨论特区的进一步开放、包括能不能卖土地使用权给外商。 当时,我目睹**同志握着地方上同志的手: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所有人连忙掏出纸笔,把这句话记下来。 “我今天也是这个意思:有利于前期铺垫的工作,只要你们自负盈亏,不用花国家的预算,也可以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嘛。注意好控制知情人规模、做好保密工作就好。再说了,这项工作,也不该全是我们外资委的—— 里面民用技术才多少?更多的是军用,该总参总后管的,后续自然会找相应单位;该其他有关部门管的,黄同志,你应该自己跟你老上司说嘛。我们只是负责搭台子,把工作流程总结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