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7章 杠精 (第1/1页)
“庞总。” “盛教授。” “孟院士。” 例行问候。王步安被忽略了。 盛淮南是故意装作没有看到他。孟院士则是根本不知道他的身份。 孟院士叫做孟善鸣。是工程院院士。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潜艇的特殊材料。这是一个隐蔽的领域。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而他的公开身份,则是研究钛合金的。同时,他也是华夏科技大学的返聘教授。 “我先告辞了。”王步安趁机开溜。 “你等等。”庞喜华急忙叫道。 “你们聊。我先走。” “你别走。你也参与。” “我不合适吧?” “合适。” 庞喜华不由分说,将王步安拉扯着带走了。 王步安想要开溜?怎么可能? 这种场合,谁都能缺席,唯独王步安不能。 为什么? 他才是真正的主角啊! 真正顶尖的技术问题,只有王步安才能解决。其他人都没办法。 一行人进入保密会议室。 分头坐下。 王步安已经调整了心态。 他尽可能的低调,谦虚,同时牢牢的管好自己的嘴。轻易不说话。 免得又被人说自己三观不正,腐化堕落。 唉,醇酒美人啊! 好怀念啊! “这位是”孟善鸣有些奇怪。 “他叫做王步安。来自22研究所。”庞喜华主动的介绍说道。 “哦,原来是22研究所的啊!”孟善鸣若有所思的说道,“他们所的几位领导发表的论文,我都看过去了。的确是高瞻远瞩,立意不凡啊!” “嗯?”王步安忍不住是好奇的抬起头,默默的上下打量了一番孟善鸣。 话说,这位工程院院士,不会是马屁精什么的吧? 高瞻远瞩?立意不凡? 不就是讨论了几个物理问题吗? 按照程凯龙的吩咐,他写论文的时候,是很在意的。 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太实在的东西。都是理论。理论有真有假。仔细分析,似乎很有道理。可是回头一想,却又感觉不对。 默默估算一下,从计划开始到现在,三位“领导”应该发表了十二篇论文了。 如果是有心之人,估计早就牢牢的盯上他们三个了。 希望孟善鸣不要上当才好。 “22研究所的成员都是有真本事的。”庞喜华委婉的说道。 “这位王步安小同志”孟善鸣欲言又止。 “他是我邀请来的。” “哦。” 孟善鸣没有再说什么。 庞喜华的言外之意,就是王步安的责任,他庞喜华会负责。 如果是王步安出现了什么泄密的情况,自然也是他庞喜华来承担责任。有庞喜华的保证,他自然不需要担心泄密了。 盛淮南却是没有怎么说话,而是拿出了很多的图纸。都是手绘的。比较潦草。 显然,这是概念图。并不是真正的设计图纸。 换言之,就是他想要做的东西,还停留在概念阶段。 什么是概念阶段? 就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不是怎么做到。 是否能够做到,需要论证。 论证以后,觉得可以做。才会开始设计图纸。 如果是论证以后,觉得条件达不到。那将图纸设计出来,也只有束之高阁的份。 “王总工,你看看。”庞喜华将图纸推给王步安。 “好的。”王步安拿起了图纸。 概念图纸的确很潦草。 不过,主要的参数还是比较明确的。 这是一艘排水量非常大的核动力潜艇。标准排水量35吨。满载排水量49吨。 设计下潜深度达到了9米。设计最大航速35节。 性能参数非常的惊人。 结结实实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曾经的最大核动力潜艇,前苏联的台风级,最大排水量也只有46吨。 某超级大国最先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最大的排水量也不过是2吨。 盛淮南上来就是49吨。显然是要抢占世界第一。 可是,这个世界第一 不好搞啊! 耐压舱 非耐压舱 这么庞大的核潜艇,壳体怎么制造? 好像目前的神州,并没有合适的原材料。即使是王步安的工业园里面,也没有合适的。 制造潜艇的原材料,是比较特殊的。它不但需要高强度,还需要低噪音。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核鱼,使用的都是消音瓦。 消音瓦,是一种特殊的材料。 王步安的工业园并没有生产。 神州目前也没有高端产品。国际市场也没有出售的。 这是非常敏感的特等战略物资。生产者自己都不够用。怎么可能出口? 塞伯坦星球的科技里面也没有关于制造潜艇的资料。估计是它们从来都没有使用过潜艇吧? 别人变形金刚都是飞来飞去的,直接上天下地入海,哪里需要潜艇? 看看盛淮南到底有什么办法解决原材料问题 不看则已。看了以后,暗自心惊。 “盛教授,你是要全部用钛合金来打造一艘潜艇?”他忍不住问道。 “有什么问题吗?”盛淮南的表情有点阴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