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三章卷钢法 (第1/1页)
瞧见安庆绪进来,史朝义忙起身一礼:“见过二公子!” 安庆绪袍袖一卷将房门关上,摆手道:“史兄回来了,不必拘礼,坐!” 他走到史朝义旁边落座,攥紧了五指沉住气道:“怎么样了,我听说你的忠义堂在长安。” 尽管史朝义城府甚深,一问起自己亲手建立的忠义堂,语音仍然禁不住有些颤抖,他忙定了定神, 举杯给自己斟了杯茶,轻啜一口平息心境。 史朝义纾神色一黯,低声道:“是我无能,忠义堂在长安城受人jianian计,已然覆灭, 只有我一人在属下的拼死掩护下才逃出一命……”。 安庆绪的脸色微微有些苍白,怔了半晌才笑容惨淡的道:“史兄不必悲伤,这忠义堂虽说是史兄的心血, 但是史兄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必不可缺的,只要史兄能回来,那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史朝义鼻子一酸,一代枭雄目中莹然,隐隐现出泪光,显然他此刻也会心痛如刀绞,还有那个为他而死的月儿, 那个唯一让他心动的女人。 为一个女人流泪,这对一个野心勃勃的枭雄来说,是无法容忍的错误,哪怕是那个女人已经死了。 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他毕竟做不到铁石心肠。 安庆绪看见史朝义脸色,不敢再接这话碴儿,忙岔开话题,说道: “如今杨国忠执掌国事,对咱们的军饷是一再克扣,看来我们的机会快要到了”。 一提起此事,史朝义精神一振,果然从悲伤中清醒过来,他冷冷一笑道: “看来我小瞧了杨国忠,如今宁国驸马回朝,他却依然能独掌朝政,处处昏招连连。嘿!倒是个可烧之柴”。 安庆绪被他一句话也逗出了丝笑意,他说道:“常言说时势造英雄,河北三镇共计二十余万人马。 我父亲一直以朝廷的名义克扣他们军饷,他们的日子一向不好过。 如今朝廷真的不发饷银了,咱们再以我父亲的名义把多年克扣下来的军饷在发下去,这样他们愤怒仇恨郁结于心, 早就有心要反了,只是缺一个领头人,而我的父亲自然就是那个领头人。” 史朝义正色道:“那是自然,能够利用时势,起事之时可期,而且一旦起事那日起,杨国忠在朝中必遭弹劾, 宰相之位不会长久,我们要趁他还在位期间,迅速扩大战果,此人心机、能力自不足取,一无是处, 必会在朝廷大军后面拖后腿” 安庆绪赞同道:“对,此人比李林甫更加的不容异己,必会干出攻讦阵前主帅的蠢事来。” 史思明苦笑道:“至从宁国驸马郑宏在朝中异军突起,在他的努力下,如今天下形势有趋好之势, 如果叔父起事之事再拖个三五年时间,我们的兵马练好了,可是大唐天下也富足安定了,那时我们再想取天下, 不知还要等上几百年。 如今吐蕃内部教佛教之争,已经自顾不暇,南诏国的叛乱也使自己丢了国土绝了王族, 而且郑宏借此机顺利的在岭南剑南两地设立的宣慰使,实行了双首长制。 接下来便会是陇右和朔方两地,待到这两地完成双首长的改制,那接下来便会是我们,如果真的到那时, 我们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安庆绪放下茶杯,在房中徐徐踱步,他停住步子,负手而立,徐徐说道: “此人必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必须要除之而后快啊”。 史朝义苦笑地道:“我何尝不知郑宏必除,但是我的忠义堂在鼎盛之时都不能将他怎样,如今忠义堂覆灭, 想杀他就更加的难如登天。 而且他执掌的梨园卫实力太过恐怖,远非你我所能想象的,而且一手将他发展壮大的王卫也被郑宏所灭, 如今的梨园卫已经无懈可击,怕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吧”。 安庆绪目中冷芒一闪,淡淡一笑道:“那就先这样吧,反正我们现在已有二十万大军,就算他梨园卫再厉害, 那又能怎样,待到我父亲夺了江山,我一定要得到这个梨园卫!” 史朝义盘算片刻道:“对啊,此一时彼一时也,杨凌现在杀不得。现在,我们要尽量促使安伯父早日起兵, 以便在机会没有失去之前而把它抓住,我们要做大事,就不能斤斤计较于这些个人恩怨”。 他转过身来,见安庆绪神色间犹带不甘,便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道: “要报仇,咱们就夺了大明的江山,把这仇报的彻底些。 要成大事就要懂得审时度势,利用时势,不可因小失大,和这江山比起来,郑宏算是什么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