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泗水亭长(3) (第1/1页)
第十六章泗水亭长(3) 沛县蒙王将军的恩典,举县上下受益数载,如今各方面得以恢复,也得像其它郡县一般纳税服役。今年却得安排人员到关中服役。 管县尊对安排第一年赴役人选非常慎重,规定数丁之中抽一,尽量不误各家的农事。 刘家共有五丁,自然得抽出一人。 刘老汉精于计算,以为刘季还没有成家,大小又是个官身,由他前去赴役自然是最为合适。刘季平日里虽然游手好闲,但生性喜欢热闹,在这件事上却是义无反顾,欣然答应前往。刘季十几年来虽然都在江湖上厮混,所交朋友也当真不少。如今将要远行,樊哙等一众好友要集体为他送行。 刘季晓得规矩,便安排在酒肆中摆酒相待。他虽然混迹于黑白两道之间,但在黑白两道的名望并不大。诸友便按照惯例,都以三百半两钱封一红包相赠。 “三哥的家事就是我的家事。咱们两家相邻得紧,二老有什么事我会用心照顾的。三哥就放心地在京城里服役吧。”卢绾说着,递上了一个红包。 “谢谢!”刘季拍了拍好友的肩膀,“有好哥们儿在,我自然要放心许多。” 友人陆续到来,每接过一个红包,刘季便道了一声谢,双手相接纳入囊中。他早就计算好了,服役期间只能干活,不得随意外出,好友所赠,除去今天的费用,剩下的足够在京城一年的用度。就准备在离家的时候,为老父老母也留下一些。 在酒宴上,江湖朋友来了很多,满是豪情壮语。刘季喜欢这个氛围,故而周旋在当中很是得心应手。不过,刘季的心里还有一丝挂念,因为他最希望到来的人还没有来到。 刘季长这么大,一生之中极少受人恩惠。父母恩重,自然是无话可说;当年张耳对自己也极为看重,但那是江湖豪客所为,自有他的目的,算不得数;王陵对自己偶然也有通财之义,那也只是朋友间应急拆借,算不得真情。 唯有萧主吏掾,乃是县里极有名望的人物。自己跟他只是萍水相逢,却从此受到他的看顾,这份恩情实在不敢相忘。 故而早在三天前,刘季就怀着感恩的心亲自找到萧先生,请他今天到这里参加宴饮。可眼看宴席就要结束了,却始终见不到他的身影。 刘季想找周勃、夏候婴等人问问情况,又怕大家笑话,就只能在心里忐忑着。 最后一道菜也送上来了。王陵一伙终究是江湖豪客,不宜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跟公门中人接触,酒饭用得着不多了便先告辞而去,只剩下衙门里的几个故交,仍旧留下来斗酒。萧主吏掾就在这个时候悄然地走了进来。 “萧先生向来守时,今天怎么也迟到了?”樊哙眼尖,第一个叫出声来。 “罚酒罚酒!”周勃也跟着叫道,“酒桌之上无大小,今日当罚先生三杯才是。” “不不不!今天先生能来,属下感激无已。”刘季大喜,跑到外间连声叫道,“店家!赶紧加菜!” “且慢!且慢!”萧何跟着出来制止道,“刚才因为县尊召唤,又留着萧某议事用膳,萧某不好推托,故而来迟了一步。萧某已经饱了,菜可就不必再上了,当领罚酒三杯才是。” 萧何说完,塞给刘季一个红包,转回去跟大家喝起酒来。 刘季只觉得萧何的红包大而且重,就借如厕的机会悄悄地打开,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五百枚半两钱,心内不由得大为感动。 要知道,刘季如今乃是按月领取薪俸,像亭长这样的小吏,月俸只不过几百钱而已。而且一年到头难得加薪,因为加薪十五钱以上,就算是皇帝亲自下诏书的大恩典了。三百钱其实就是跟薪俸相匹的重礼了,萧何身为上司,居然送出五百大钱,当然是显示着特别看顾了。 刘季心内感激,却又无由表达。转而一想:如今即将离别远行,自己无论如何也得有所表示才是。 席散之后,众多友人尽都散去了,刘季赶上萧何:“刘季虽然在江湖混迹已久,可到今天还没有什么成就,但先生却如父如兄般地关照于我。这种恩情自当铭记在心。刘季日后如果能有进步,定然要报答先生厚恩!” 萧何道:“你虽然行事张狂,身上还有着很多缺点,但为人仗义敢于担当,正是萧某喜欢的性格。故而总将你当作弟弟相待,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照看点也应该。萧某看你长相不俗,日后必定有所作为,倒是不可妄自菲薄。此去咸阳山长水远,你可要注意照顾好自己。一年之后回来,我们再图相见。” 刘季大受鼓舞,诺诺连声,深施一礼,转身别去。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萧何也。这种被人关爱的感觉,比吃什么都更让人舒畅。”刘季想道,“刘某日后若有出息,定当报答萧先生的知遇之恩!” 刘季将身边的事情了却清楚,就跟着廷尉押送的队伍上路了。 果然姜是老的辣!正如刘老汉所料,刘季身为亭长,服役时的境遇与平民百姓确实有些不一样。在出发之前,就被廷尉指定为队长,协助他们管理赴役的丁壮。 廷尉的责任非常明确,只须将丁壮带到京城就行了。所以出发以后带着队伍只是晓行夜宿,并不准大家随意交谈各处张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