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枭_第七十二章 賨人奇兵(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賨人奇兵(2) (第1/1页)

    第七十二章賨人奇兵(2)

    宴席之上,自然是公子肥最受关注。这位公子取名为肥,长得也名符其实,但却肥得可爱,尤其是那副眉眼,简直像从汉王身上描摹下来一般,让汉王很是喜欢。卢绾、周苛等一邦故人见到他这般模样,如同见到少年时的汉王,不由地想起当年在中阳里厮闹的混账事儿,很是感叹了一番。

    大伙儿吃饱喝好之后,便散坐在大堂的四周观看表演。这个杂耍团还真不赖,表演的节目既多且杂,看得大伙儿把心都吊在嗓子眼上,偏偏却又兴致盎然。

    杂耍团先是献上了一段乐舞。乐舞的风格迥异,只以手鼓为乐,男女均踩着鼓点缠头露脐扭腰旋臀,奇的是她们身体的各处居然像是没有骨头一般,柔软得似乎可以折叠……直将大伙儿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原来巴蜀之人俗好鬼巫,天性悍勇,劲锐且善舞。且当时已经与古印度的民间交通往来,故而接触、容纳了那边的歌舞风格。

    其时印度已经进入了贵霜帝国的笈多时代。笈多王朝是继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也是印度人自己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是印度古文化的黄金时期。

    圣哲派坦佳里创作了《瑜伽经》,瑜伽在此基础上真正成形,其行法正式形成八大体系。各大体系的传人都根据各自的理解与需要,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就如“瑜伽”(Yoga)二字,有的派系以为是从梵语yug或yuj而来,只是一个发音,意为一致、结合或是和谐,乃是帮助人类提升意识,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使人类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主张通过苦修制服欲望,以达到高级的自我。

    有的则以为瑜伽源于本国的性崇拜,因为瑜伽首次露面,乃是出于经典著作《爱经》,在典籍之中,古印度人将雄器称作“林伽(lingam)”,将雌器称为“瑜尼(yoni)”,两者结合便是“瑜伽(Yoga)”,于是将苦修变成愉悦大众、甚至于助性的方式……此法极接地气,很快便蔓延开来,传到了大秦西南的蛮夷之地。

    只是西南蛮夷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极大,对瑜伽的传入亦是有所取舍,却也使得踏歌艳舞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相融,并快速传播开来。巴蜀之人生活富足,便有人将其当作谋生技能。

    此时乐舞表演达到了高潮,几名艳装女子鼓点声中各自摆出了高难度、大尺度的造型,男子则围着团团旋转……

    胡舞节奏明快,刚劲有力,令人观之心潮澎湃。饶是汉王与樊哙都有过皇宫艳舞的见识,也还是觉得惊艳无比。

    接着表演的是变脸猴戏。那小猴儿机灵听话,跟主人配合默契,主人举手一遮便换过一张面孔,猴儿却能够随着变化,或翻跟斗,或竖蜻蜓,或扮鬼脸令人喜笑不已。公子肥看过了表演,当即吵着曹氏向人家要了只猴子,牵着跟太子盈躲到一边玩去了。

    压轴的节目却是上刀山下火海。只见数名健壮的男子赤裸着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中表演各种绝技,活象他们对炭火毫无感觉似的,令人感到惊奇。接着又将几十把快刀,刀口向上,用藤条横绑在两根数仞高的木架上,形成一具刀梯。两名壮汉则空手赤足,踩着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处伸臂舒腿,演示各种高难动作。众人看了更加惊叹不已。

    吕雉也是大开眼界,只觉得这种技能简直奇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当即令人予以厚赏,还将女当家请到宴席前相谈。

    “巴蜀之地交通虽然不便,却尽多奇人异士。jiejie常年奔走在外见多识广,能否说几样来听听,以便增广见闻。”吕雉说道。

    “王后过奖了!咱们会的都是些走街串巷讨生活的小伎俩,哪算得上奇人异士?”女当家见吕雉没有丝毫的王后架子,便也放开胆量聊了起来,“小妇人走过的地方多些,也多见识了几处的几俗。若说巴蜀之地跟中原地区有所差别,倒也确实有所见闻。如吴牛喘月与蜀犬吠日两个故事,就道出了两地的区别:吴地气候炎热,连水牛都热怕了,见了月亮也以为是太阳,便睡在地上望着月亮大喘粗气。而蜀地潮湿多云,水汽浓厚,长时间看不到太阳。所以每次太阳出来的时候,连狗儿都觉得惊奇,对着它大声狂叫。这些事情放在中原人的眼里,都是属于咄咄怪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