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光影时代_第二十六章 电影后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电影后期 (第1/1页)

    11月17,BJ。冷风吹起,结束这个秋天。霜雾缠绵,纠结着晨与阳光,枯叶堆满了路边的街头。

    杨小阳先让吴绣波和黄勃和中影的制作人员回到中影,看好拍摄的电影素材。

    转身又赶回电影学院给老师备案,谢非老师听说杨小阳电影已经结束了拍摄,就对他说了电影后期制作的重要性,让他一定要做好后期,千万不要功败垂成。

    电影后期制作的重点就是剪辑。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好莱坞电影和国产电影的区别,不单单在于故事、演员、特效等方面的差距,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电影的剪辑。

    好莱坞电影无论电影的质量好坏,至少画面的流畅度都要明显高于当下一般的国产电影。

    杨小阳在电影学院自然也学过剪辑,在学习剪辑的时候,老师们强调最多的是那些淡入淡出的剪辑技巧。

    经历过《疯狂的石头》电影剪辑,发现其实技巧并不重要,分镜头之间也不用刻意加淡入淡出或者一些花里胡俏的转场效果,硬接有时一样会很流畅。

    11月18日,中影的剪辑室里,杨小阳和宁皓与几位中影剪辑老手在紧张进行电影剪辑。为了使电影看上去更有底气,宁皓担任了电影策划人。

    今天他来剪辑室是为了震慑住这些老鸟,告诉他们别在剪辑时玩小聪明,别以为导演是新人就好欺负,杨小阳是我宁皓罩的人。

    相对于现场拍摄,剪辑室里剪辑工作更像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杨小阳甚至觉得坐在剪辑台前的自己很像是一个厨师,那些拍好的素材就要比是食材,通过不同的剪辑手法,可以做成中国菜、法国大餐或者料理。

    “杨导,你电影拍摄的素材太少了,胶片用的也少,而电影整体效果都拍出来了,不是因为有制作部的人也参与拍摄,我都怀疑你是不是找人初翦过。”一位四十多岁的陈姓老剪辑师说道。

    老陈以前是西影厂的剪辑师,在西影厂给张一谋、陈凯哥

    等知名导演做过剪辑,后来中影成立,西影厂衰落,也随大流来到BJ加入了中影。他的剪辑能力强的没话说,不过毕竟是外来的,所以他被指派来做杨小阳的剪辑师的头儿。

    “大叔听口音是SX的?”杨小阳套近乎。

    “可不,我是宝鸡CC区的。”老陈叹气。

    杨小阳从来觉得自己的运气很好,自己能一路走来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没钱也能把电影拍出来,剪辑都能碰到老乡,“老叔,我是千阳的。”杨导演高兴的道。

    老陈急忙过来拉住杨小阳的胳膊,脸笑开了褶,“我说呢?什么导演的新片拍的这好,没有多余的镜头,就像你拍摄的时候,脑子里已经勾画出了故事的大概。原来你也是SX人啊!那就不奇怪了?”

    老陈说的话特大气特嚣张,可是剪辑室里的其他剪辑师和宁皓都没有反驳,因为他说是事实。上世界八九十年代年代,中国有个地方叫西影厂,有一群人出生在SX的导演,他们撑起了中国电影的半边天,他们是:谢非、吴天明、张一谋、黄健新、滕文冀、顾常卫、冯晓宁……

    全国还有比西影厂更能培养年轻电影人的地方吗?没有!那个时期的西影厂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风光无限好啊!

    老陈作为地道的SX人,对杨小阳这个小老乡非常照顾,不仅全神灌注地剪辑杨小阳的影片,时不时要问杨小阳满不满意,不满意的地方加班加点的剪满意。

    宁皓看到这小子在哪都有贵人给他保驾护航,不由得像看到唐僧rou一样地打量着杨小阳,把他看的毛骨悚然,生怕宁皓忍不住的咬自己一口,就把他赶出剪辑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