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大众电影》 (第1/1页)
当晚的宴会有许多的电影公司的老总参加,一堆人或热情或带着其它目的很刻意的接近杨小阳,说着欣赏他的导演才华,或者询问一下他的下一部的筹备,看看有没有投资的可能,杨小阳本着谁都不得罪的态度,没有当场拒绝也没有答应,整个宴会宾主尽欢。 《逆光飞翔》国内总票房1.2亿,暂时排在今年国内电影票房第二位,杨小阳凭借此片彻底名扬天下,千阳公司终于在电影圈站稳脚跟。 到了分账的时候,扣除各种费用,千阳公司税后盈利2700万。除此之外还有亚洲其他国家的票房分成,国内还有DVD市场,还有各大电视台要求购买播映权,算下来也有那么两三百万。 再加上欧美一些的片商、电视台购买版权等等,零零星星的也增加了一些收益,最后相加电影带给千阳公司净盈利超过3000万。 电影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对于投资人来讲也是这样。而且,电影这东西影响的因素太大了,在一部电影上映之前,很难去判明它究竟会不会赔钱,说不定你觉得它的卖相很好结果,最后却成本都没有收回来,担有的认为要扑街的电影,却突然在不温不火中成了票房黑马。 杨小阳经过两部电影的成功,已经在影视圈竖立了自己的品牌,而且投资方中影和光线在他的身上賺了数倍的资金,所以在电影的分账结束之后,韩三品、王常田一个劲儿的催促他拍新电影。 杨小阳没有急切的编写新剧本的想法,而是每天悠哉悠哉的过着公司家里来回的日子,偶尔和杨蜜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约会。 而在这段时间里,陆续有些媒体杂志邀约采访,杨小阳挑选过后,接受了《大众电影》的采访。 现在是07年,传统媒体的市场远未如未来那般萎缩厉害,现在的传统媒体依然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 《大众电影》是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电影杂志,这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电影杂志,创办于1950年6月,代表了大众的电影审美。《大众电影》是面向大众的电影杂志,对中国影迷而言,意义也不小。 杨小阳06年拍摄《人在囧途》,07年拍摄《逆光飞翔》,在电影市场上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前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能够上这样杂志的专访,证明杨小阳的在影视圈的地位的得到了提高,专业人士已经认可了他的导演才能。 采访地点是在千阳公司的休息室,专访的是一个女记者,第一个问题,就显得和各种八卦记者关心的问题不一样,这个问题纯属于电影。 “杨导,你好!你的第二部电影选择青春题材,为什么不继续拍喜剧电影?”女记者带着疑惑问道。 杨小阳想了想,笑着说:“我第一部喜剧电影成功,我可以接着再拍喜剧电影,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我之所以拍青春片,是想尝试不一样题材的电影,我想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众体验。” “那你为什么会选择拍盲人题材呢?”女记者接着又问。 “我想拍摄的不同于其他的电影,选择盲人是因为我想告诉别的人,我们应该关怀与尊重他们。他们也有平凡地生活,怀有小小的梦想,拥有最平常的友情,甚至爱情。” 女记者道:“也有人提出异议,说《逆光飞翔》的票房大卖是得益于同时段没有好莱坞大片上映,你的电影才能在没有竞争对手的前提下取得好成绩,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