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的恶作剧_第十六章 目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目的 (第1/1页)

    武学修养,就是一切关于武学智慧、悟性和知识的结合,它像一张巨大的大网,将武学与先贤智慧的方方面面,联系了起来。

    而武功秘籍,则是这种智慧的最高体现,就如学者未必懂得的智慧,学的人,也未必晓得‘仁’一样,与其说这种智慧是一本秘籍,不如说它是一本读书大纲。

    张三丰学道著《太极》,达摩悟佛写《易筋经》,大概是只将他们武学的思想梳理出一个纲要,真正的内容,还要去佛经、道书等典籍中去学。

    若没有明教的血海深仇,黄裳从《万寿道藏》中领悟出的也未必是《九阴真经》,说不定他著述的就是《金丹要旨》《性命圭旨》《心印经》这样的道学宝籍了。

    所以,杨易在发现通过勤修苦炼无法达成目的的时候,他就明白,自己要求大道,寻求武学正道,与天争命,超越自我,则非得从先贤智慧中寻找答案不可!

    武学中最精深的道理,不在江湖秘籍之中,而就在天下道学、佛学里。

    达摩著书之前,有真经百卷讲述他学习的道理,达摩著书之后,又有万卷经书,讲述他领悟的道理。学习了这些达摩的智慧,难道连一本《易筋经》也领悟不出来吗?

    只可惜,单单达摩的智慧就分散在浩瀚如烟海的佛经典籍里,想要整理出来,不知要何等的通天智慧和惊人毅力,更何况还要加上万卷道藏!

    杨易根本不可能一个人完成这项工作!

    这个时候,他接到了金国六王府的邀请。于是,一个念头产生了。

    他要去金国,他要用一个国家的力量来帮他达成目的!

    这些时日下来,杨易对于佛经道藏的学习越来越深入,他每天都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去听高僧老道们讲法,同时还要与赵王府请来的高士们激辩。现如今,要论佛道之学的精深,自然有很多人胜过他,但是在广博积累上,已经少有人能与他媲美。

    大量的藏书,数百位高人的造诣,杨易感觉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迸发着智慧的火花,每一天都有数不清的灵感和收获,这些东西,以一种说不轻道不明的状态沉淀下来,从知识化为智慧,从积累变成底蕴。

    求道之路,如临绝壁,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而武学之道,万物尚争,是最适合他,也是进步最快的道路。

    虽然与人争斗不是他的本意,但与自己争斗,却很符合他的心思。每时每刻,都在超越自我,去追寻,去探索。

    即使是探索世界,升华自我,也是在不断的与自己斗争之中,达到的。那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主动的探索精神,才是杨易所认同的道理。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你……你真是个疯子!”

    听了杨易的解释,黄蓉目瞪口呆,她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词语能形容面前这个男人。

    这个时候,一个人影从房梁上落了下来,正是洪七公。

    以洪七公的武学造诣,当世之中纵是龙潭虎xue也如履平地,先前三人分头查探动静,黄蓉未归,他自然找了过来。可以说,要不是因为黄蓉,他压根儿都不会露面!

    “晚辈见过洪前辈。”杨易拱手行礼,不是敬他的武学修为,而是敬他的为人。

    “唉,想不到此次来上京城,居然见到了你这么个妖孽,你叔叔有你这么个侄儿,足慰平生了。”

    好吧,都是欧阳锋的锅,谁让西毒是坏蛋呢?洪七公想来也知道了他的身份,杨易索性不再掩饰,笑道:“本想几年之后华山论剑再向前辈请教,不想今日便已得见,不知前辈是否有所赐教?”

    洪七公笑道:“老叫花子有什么可赐教的,等你熟读易经,岂不是连我这降龙十八掌都能学了去?”

    “那不知前辈此来,有何要事?”这老乞丐跟他耍起无赖来,杨易还真没什么办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