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9章 又一个大动作 (第1/1页)
新夏这半年来大动作频频,迁都影响深远,引来泛大陆关注。晗月公主时常差人来信,嘘寒问暖,冯妙君明白,这是得了苗奉先的授意。 魏国使团则是已经返回都城,萧衍下令向普灵国开放边境贸易。从此,普灵国作为名副其实的国间贸易中转站。 云崕却没有来讯,冯妙君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忙碌间隙,偶尔也会想起。 此时南陆的战报再次传来: 燕熙之战中,随着夏季江水减缓,燕国大军终于渡过了那条该死的大江。可是滞留在东岸两月有余,大军要吃要喝,还要饱受熙国军队sao扰,燕军的战力和士气都有些低靡。 最重要的是,熙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魏国的援军也及时赶到。 因此燕军渡江未毕就遭遇熙魏联军的迎头痛击,全军覆没,名将石青当场阵亡。 燕军这一次历时半年有余的西征,以失败告终。 在熙国举国大庆期间,魏军悄悄撤回了本土。 因战争之故,燕王暂时无暇关注北陆,对于新夏的“背信弃义”没有再进一步举动。 ¥¥¥¥¥ 在泛大陆的动荡中,时间很快走到了秋季。 赤嵌平原一片金黄。过去一年里风调雨顺,没有大灾大疫,国师也合理分配元力,国家欣欣向荣,于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丰收季节到来了。 这一季粮食打上来,国泰民安。 秋粮入库以后,平稳运行了数月有余的王廷又有了全新的大动作。女王一个命令就震动朝野: 裁军。 新夏豪族原以西部和西北部分布最广、势力最强,只因那里是新夏的门户位置、抗击魏国的前线地带。 但在新夏与魏国签订了协议之后,各大军镇的地位就变得很尴尬了。两国既然已经互不侵犯、互不滋扰,西部少了虎视眈眈的强敌,也就没有必要再保持大规模的军队建制。 这一回,王廷实实在在占了个理字,也就得理不饶人了,拿出早就计划好的一整套裁军规范,里面上至州郡驻军,下至乡镇驻兵,中间囊括各豪门豢养的私军,在人数、武备、等阶上都做了格外详细的规定。 莫说是地方豪门,就是王廷大臣拿在手里一看,都是冷汗涔涔。要是真按照这上面的规定办下去,全国军队人数削减至少三分之一,粮饷全部由中央划拨,地方再不是军队的衣食父母了。 军队就是这般,吃谁的粮就听谁的话。 王廷的态度很明确:我的军队,谁有资格替我养?地方豪门也不行。 军令一出,举国震荡,尤其是西部一片哗然。 削军=夺权,这个公式谁都看得清楚。可是新夏最大的威胁已去,西部豪门的确再无道理保持大规模的常备军,否则就有造反的嫌疑。 供养军队,无论对哪个国家的财政来说都是极其沉重的负担。削军就是减负,新夏可以将更多财力投入国计民生之中。 再者,军人解甲归田,就有大量劳动力投入生产,这对于百业待兴的新夏来说格外重要。乱世之中,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本能地都会抓紧难得的太平时期快速发展、壮大己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