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7章 不得不进宫(4千字) (第1/1页)
不似一般女子的娟秀,她的字大大咧咧如她的人一般,满满登登的占据了扳指的每一寸空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好好的情诗被她刻得歪歪扭扭,如孩童般笨拙幼稚,早没了那份缱绻的意境,反倒是十分可爱。 玄烨俊朗的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笑意。 看了又看,终是戴在了手上。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玄烨如今才二十岁,三番蠢蠢欲动,成了朝廷最大的隐患。 因忌惮于这三方的军事力量,玄烨作出了撤藩的打算。 说是出游,也不能在外呆太久,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一顶小轿进入紫禁城中。 早朝后,皇上在养心殿批阅奏折。 在接连看到五道几乎一模一样的奏折后,玄烨笑了。 盛京早有传闻说郭络罗家的男人都宠女如命,果然不假。 玄烨扯唇,轻笑一声,叹道:“这郭络罗忠国多肝胆忠心的人,如今都带着儿子们一同骗朕了!” 李德全没说话,微笑着默默给皇上换了新茶。 皇上八岁登基,如今还年轻,可肩上承担的责任可比同龄人要重上百倍,十多年来,从未有过停歇,就连娶妻生子这等事也在算计之中,心累异常。 最近两天却常能在皇上身上看到属于年轻人该有的轻快的笑意,实属难得。 虽然郭络罗家的那丫头,光看从小到大的经历就让人觉得闹心,可若是能调节皇上的生活,让皇上自此真正的轻松快乐起来,倒也算是有用。 玄烨心情轻盈的重新沾了沾朱砂红笔,只回郭络罗忠国了一道折子。 早在顺治十二年十月,尚可喜首次上疏以“痰疾时作”请求归老辽东,为顺治皇帝以“全粤未定”挽留。 如今康熙十二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请归老辽东、留其长子安达公尚之信镇守广东。 玄烨深思,刻着可爱诗文的扳指转了又转。 从前做这个习惯性的动作时,指腹摩擦间,圆滑光润,现在却变了触感。 思虑不禁由三番的案子上,缓缓转移到了翠玉扳指上,唇边勾勒出浅浅的笑意。 远处的小太监很是好奇,趁着李公公不在,私自给皇上换了盏茶,这才瞧见了皇上在看什么。 皇上一向警觉,如今他站在旁边足足看了两秒,皇上竟也没察觉。 可龙须也不是这么好捋的。 不敢多做试探,小太监赶紧跑了出来,给早已收买他的娘娘主子们报信。 嫔妃们皆到皇后娘娘那儿去告状。 “娘娘,听说那扳指极其别致,皇上如今都不怎么理朝政了,每日对着那扳指发呆,长此以往,必当影响大清国啊!” “是啊,娘娘,定是宫外那狐媚子将皇上弄得鬼迷心窍了,您可要为臣妾们做主,为大清国做主啊!” “臣妾也听闻,那扳指刻的歪歪扭扭的,可想而知,定不是什么文化人。娘娘,皇上若是偶遇清白人家的姑娘还好,若是被人误导,去了什么烟花之地龙体该怎么办啊” “是啊,娘娘,依奴婢之见,您应该将李德全提过来审问一番,问问皇上到底去了什么地方才好” 年轻的赫舍里氏端坐在高位上,心神疲惫,却不得不应付这些七嘴八舌的嫔妃们。 她端庄而温婉,气质如兰,哪怕是训责,也是温柔的:“住口,皇上去哪儿,岂是后宫嫔妃们所能随意打听的” 嫔妃们听到此话,虽皇后娘娘并无威严可言,可终究是噤声了片刻。 静默片刻后,皇后见大家都没那么聒噪了,轻缓的大度道:“皇上还年轻,子嗣稀少,若喜欢那女子,不日应接回宫中,开枝散叶,众姐妹们更该欢迎才是。” 众嫔妃听闻此言皆都暗暗绞了帕子,愤愤不已。 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三年春,揭阳饥。秋,交河、宁晋饥。四年春,曹州、兖州、东昌大饥。夏,惠来饥。秋,怀远饥。冬,乌城饥。六年,应山饥。七年,无极大饥。十年夏,海盐大饥。秋,临安、东阳大饥。十一年,永康、峡江、大冶饥。秋,遂安、汤溪大饥。十二年,乐亭大饥。十三年春,兴宁、镇平、京山大饥。 十四年,东光饥。十五年春,大冶饥。夏,连平饥。十六年春,嘉应州大饥。夏,郧县、郧阳、郧西大饥。十七年秋,曲江饥。十八年春,真定府属饥。夏,兴宁、长乐、嘉应州、平远饥。秋,无为、合肥、庐江、巢县、博兴、乐安、临朐、高苑、昌乐、寿光大饥。冬,满城饥。 十九年春,江夏大饥。夏,大同、天镇饥。冬,万泉、遵化州、沧州饥。二十年夏,儋州、永嘉饥。二十一年春,桐乡饥。冬,信宜、真定、保安州饥。二十二年春,宜兴饥。秋,单县饥。二十三年春,济宁州、剡州、费县饥。秋,巴县、江安、罗田饥。二十四年春,沛县饥。二十五年秋,恭城大饥。 冬,城大饥。二十六年,博兴大饥。二十七年秋,蔚州饥。二十八年春,高邑、文登饥。夏,潜江大饥。秋,龙门饥。二十九年夏,黄冈、黄安、罗田、蕲州、黄梅、广济饥。秋,襄垣、长子、平顺饥。三十年春,昌邑饥。秋,顺天府、保安州、真定饥。三十一年春,洪洞、临汾、襄陵饥。夏,富平、盩厔、泾阳饥。秋,陕西饥。 三十二年夏,庆阳饥。秋,湖州饥。三十三年,沙河饥。三十四年,毕节饥。 三十五年夏,长宁、新安、城饥。秋,大埔饥。三十六年夏,广宁、连平、龙川、海阳、揭阳、澄海、嘉应州大饥。秋,庆元、龙南、潜江、酉阳、江陵、远安、荆州、郧西、江陵、监利饥。 三十七年春,平定、乐平大饥,人相食。夏,济南、宁阳、莒州、沂水大饥。三十八年春,陵川饥。夏,婺源、费县饥。秋,金华饥。三十九年秋,西安、江山、常山饥。四十年,靖远饥。四十一年春,吴川大饥。夏,沂州、剡城、费县大饥。冬,庆云饥。四十二年夏,永年、东明饥。秋,沛县、亳州、东阿、曲阜、蒲县、滕县大饥。冬,汶上、沂州、莒州、兖州、东昌、郓城大饥,人相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