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叛乱四起 (第1/1页)
李中华的皇位还没有坐稳,不好的消息便一波接一波的传入了长安。 中华元年一月,粱王李惜在岐州封地竖起了反旗,宣布李中华为大唐的叛臣,人人得而诛之,并称长孙皇太后是大唐的罪人,把大唐江山葬送给了外人。 中华元年二月,蒋王李恽也竖起了造反大旗,并且迅速的攻下了周围的几座州城。 中华元年三月,有将不过李之称的河间郡王李孝恭,也宣布李中华这个皇帝无效,自立为王了。 …… 追随河间郡王造反的老将不少,特别是那些李氏宗室中人。 李中华还没有做皇帝时,就致力于推行的体制改革,就严重地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 那个时候,他们还可以抗争一下,李中华在他们面前,也不敢表现的太强烈,多少会给大家一点面子。 可现在李中华都已经是皇帝了,体制改变肯定会彻底的实施下去,他们的利益,眼看着就要保不住了。 这个时候有人造反,他们当然也要放手一搏了,投靠己经造反了的几位王爷,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唐江山一时之间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好在李中华在登基之后,便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下旨命令薛仁贵,停止对高句丽的进攻,并且退守鸭绿江边。 又命罗通率十万兵马回师长安附近待命。 同时,又下令在苏毗国驻军的程处弼,秦守道,各率十万人进入山南道待命。 至于保卫宫中的力量,更是大量的调派了自己招募的中华护卫军,只有自己人才是最值得他信赖的,也是最放心用的人。 尽管实际发生的情况,要比他预料中还要严重一些,但之前的有所准备,还是让他可以从容不少。 由于有了充足的准备,不管是哪里竖起了反旗,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派兵马猛扑过去,迅速的进行平叛。 尽管李中华以这种方式,突然之间就成了君临天下的皇帝,令天下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无法否认的是,他现在已经是正统的大唐皇帝了,代表的是整个大唐。 别的人再怎么闹腾,打着正义的旗帜,但反贼就是反贼,所以号召力很有限,至少老百姓们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不会盲目的跟着这些人造反。 现在的大唐,经过了贞观几十年的发展,所谓的贞观之治可不是白叫的,民间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己经解决了。 由于工商业的兴起,为朝廷贡献了大量的税收,所以老百姓们肩上的担子都轻了很多。 加上李中华登基之后,更是传旨天下,大幅减少老百姓的农业税,并且宣布在未来还会逐渐的减少农业税,以后更会有望实现完全的免除农业税,朝廷的中央财政甚至有可能出钱补贴老百姓种田。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简单的解释就是以后种田,很可能一点税都不用交,朝廷还会给种田的农户一定的钱,用来补贴农民的收入。 这样好的皇帝,老百姓当然要拥护他了,为什么要去反他呢? 至于说什么这个皇帝的身份不正统,这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吗?谁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当然就拥护谁当皇帝了。 没有老百姓的拥护,想要造反成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一次的改朝换代,不是因为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再有人出头造反之后,才会盲目的跟随造反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