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强力收税 (第1/1页)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些朝中大臣的儿女,将来绝对是有很大的概率,会在朝中为官的。 这个时代都是十分的尊师重道的,有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李再兴可以成为这些人的老师,对于他将来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李中华之所以安排长子李再兴,出任朱雀小学的老师,是因为李再兴从八岁开始,便跟在了他的身边,接受了他的教育和熏陶,让他出任朱雀小学的老师,可以从小培养一代人的思想。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中华担任朱雀小学的校长,但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时间,去学校履行自己校长的职责。 有李再兴在学校任教,很多时候可以代表他,在学校行使他校长的权利和义务。 李中华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儿子李再兴可能一时无法理解,自己对他的良苦用心,心里会有怨恨。 但事实上,李再兴很快就洞察了父皇的用心良苦,积极的去了朱雀小学任教,这令李中华感到十分的欣慰,儿子这么懂事,做父亲的能不高兴吗? 他没有知道的是,事实上,一开始的时候,李再兴是十分想不通的,好在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母亲,极时的派人把他叫了过去,进行了一番谈话,才让他朋白了父皇的用心。 至于另一个儿子李思华,既然他的母亲汤滂氏,执意将他送到了他的身边,李中华当然不可能,又将李思华送回去了,毕竟他也应该尽一下,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义务了。 所以李中华也将李思华这个儿子,留在了京城长安,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也好培养一下两人的父子之情。 尽管两个人对彼此都很陌生,但两个人是父子的关系,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所以两个人都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李中华新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做大唐税务局,并且让儿子李思华,出任大唐税务总局的局长,督查全国的税收工作。 这个大唐税务总局的局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得罪人的工作。 李思华长期呆在苏毗国的逻些城长大,和大唐的文武百官并不熟悉,更没有什么交情可言。 正因为如此,才能更好的开展税收工作。 大唐的税务,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 过去当官的,读书考取了功名的人,是不需要交税的。 改革后的大唐税务法,可没有这样的规定,只要是经商做生意的人,都是必须要交税的。 这样的税务法公布实施以后,对那些世家门阀大族的打击,是非常深远,也是非常巨大的,当然会遭到很大的阻力了。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无论是谁出任税务总局的局长,都免不了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系影响。 但李思华显然是没有这方面的麻烦,谁的面子他都可以不给,因为他和谁都不是很熟悉,更没有什么交情可言。 他的父亲是大唐的皇帝,母亲又是苏毗国的女王,他需要给谁面子?谁又有资格,让他给面子。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天然的优势,所以李中华才会把他放在了这个重要的位置上。 事实证明他的做法完全是正确的,那些士绅门阀们,一个个的想要偷逃税款,被查之后又一个个的上门求情,最后又一个个的被李思华拒绝。 门阀世家大族的府中,都养着不少的府兵,见李思华油盐不进,恼羞成怒之下,便想要抗税。 对于这些情况,李中华早就想到了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将李思华从苏毗带来的兵勇,尽数的编入了税务执法队伍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