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脑连接 (第1/1页)
爱就是一路陪伴,不离不弃!——复旦陈果 五位学员大概了解到,这个测试会对大脑动一个手术。直面即将可能受到的大脑损伤问题,他们仍旧只十分关心自己的问题,相比两位男生,女生显得尤为胆怯些。最胆小的殷思雪认为,也许有他的保护,自己将顺利的度过危险。 他们担心,一旦受到脑损伤,就没有恢复的可能。戴纵纬等脑科专家们,为此做了详细的解说工作。 大脑的适应性是相当强的,具有损伤后复原的能力。当一个大脑受到损伤后,剩余的神经组织有时候可以替代或补偿损失部分的功能。大脑对损失功能的恢复能力并不表明损伤的部分没有功能。这种能力是大脑改组和再接线的能力。年轻的、孩子的大脑适应性相当强,一个年轻大脑的受损区域的功能可以被剩余脑组织替代。为了控制孩子的癫痫,医生有时候不得不摘除孩子的很大一部分脑区,结果孩子却不可思议地康复了。这样奇迹康复的情景在成人的大规模脑外科手术中很少见。 戴纵纬甚至不得不承认:“我必须很惭愧的承认:现在对大脑了解的还很少,远比我们知道的神奇。” 如果戴纵纬都认为自己对大脑了解的很少,那么谁又能代表当前最高的水平呢?在这群年轻人们看来,戴纵纬的脑科学了解是很深刻。科学就是这样的,越研究疑问越多,越前沿越无人为自己解惑。 对五位“思维志愿者”最后一个测试,到底是什么?在戴纵纬耐心的解释下,大家终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天眼”是一面巨大的接受外太空信号的放大器,既然可以用来接收,也可以用来放大。大脑产生的脑电波只有深入大脑才能发送出去,如此以来,大脑就成了收发信号源。可是,如果大脑此刻被外太空发送过来的信号“反噬”就可能需要大脑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因此,在正式作为“脑电波供体”之前,必须进行这种测试,并进行锻炼加强,否则将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梅伊奋虽然话不多,但是关系到利益,他必须要问个明白。只有自己能够对自己负责!梅伊奋要向戴纵纬问个明白才放心。 “那么,为什么不将脑电波采集下来之后再发送出去呢?这样不就可以避免‘反噬’了吗?” “这是个好主意,只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对外太空发送脑电波的目的,只是为了向太空泄露我们太阳系的存在吗?不,是为了获取外星高智科技。” “目的?高智?” “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获得外星高智的科技提携,哪怕是一点点,都将改变整个人类,也能改变各方军事力量的平衡。那么,有能力接收我们脑电波信息的,一定有能力回应我们脑信息,这种回应或只有大脑可以直接解读。大脑信息是十分微弱的生物电信息,信息穿梭在组织庞大而复杂神经网络系统之间,恐怕我们掌握脑信息存储技术还需要几个世纪。所以,你高估了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水平,大脑的结构异常的复杂,脑活动方式是在个功能区域之间毫无规律的跳跃式迁移活跃区块,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还没有谁掌握了对脑信息录制的技术。” 梅伊奋很疑惑:“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反噬’就是因为功率大的原因?” “不能这么理解,脑部信息是细胞级别的生物电,信息的含义和生物电信号的本身是依存关系,但不是一个东西,信息含义才是核心。如果这些信息的含义都乱了,并影响到生物本来的历史信息,那么就是‘反噬’。” “脑信息完全不录制信息吗?” “不能!脑电波内部的生物电是细胞级,不能直接录制;虽然信号放大之后就可以录制,不过放大也代表失真,干扰越少失真就越少。” 其实,戴纵纬确实尝试过细胞级脑电波录制,但是都以失败告终。目前,人类科技还没有达到细胞级信息录制的能力,这违反海森堡的测不全定律,违反了量子理论常识。对于这次向太空发送脑信息实验,由于担心引入干扰,录制也会被禁止。如果接受了量子理论观点,一定可以理解这种担心。测量必然会造成干扰,脑细胞信息本就是量子级的信息,不可直接测量。 在习惯于因果律的人看来,他们会认为因果律涵盖一切。相对于已知,未知将永远会存在,因果律的尽头必然是或然率。 “最后的测试什么时候开始?”楚可可问。不确定性才是让人恐惧的根源,这种恐惧会随着时间慢慢增加。 “呵呵……,急性子可不像平时的你。” 楚可可脸一红,辩解道:“这就像人们不敢把手伸进一个陌生的树洞一样,人天生就会对树洞产生恐惧,树洞本来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值得恐惧的是未知!人们对树洞内未知的可能恐惧,害怕树洞内或存在不确定。” 戴纵纬却严肃地说道:“如果现在就让你们直接进行测试,一定是非死即伤的结果。请相信我!这也是我存在于你们当中的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