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第1/2页)
“郎君,家里……” 翠衫鹅黄,俏生生的娇妻立在门口,手中端了一个盆子,正要说着什么,见到屋中正在读书的郎君,后面的话又咽了下去,郎君正在读书,还是不要打搅得好,这样想着,看着那浅浅一层的盆底,最终还是决定去隔壁娘家换些米粮来。 “青娘啊,你怎么就想不开,那样一个男人,有什么可图的?”老母正好在家,看到出嫁的女儿端着盆过来,怎会不知这是为了什么,这样的情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本以为那冯钧是个有志气能上进的,谁承想,竟然就止步于秀才了,实在是……若仅是如此也罢了,天下那么多连秀才都没中的童生,还不是活得好好的,偏偏他高贵,做不了账房当不了掌柜,给别人写写书信也像是屈才了,真是……连个小吏都当不上,也不想想家里靠什么支撑,靠他那栋破房子吗? 还是靠他那些如今不见影的富贵友人? 这年头,又不是不能改嫁,求一个放妻书,自家这么好的姑娘还怕没人要?不是她夸,自家的姑娘,在这十里八乡的可是最好看的了 听到两鬓苍白的老母再次提起这个话题,青娘面色不愉,“当初我嫁他也不是图他什么,我青娘不是那等嫌贫爱富的,娘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若是再提,我便再也不来了。” 老母见女儿死心塌地的,愈发气得肝疼,这话说得,倒像是他们一家嫌贫爱富,还求着她来“借”粮谁家粮食多得要去贴补那个白眼狼 因为冯钧对岳家的关系仅限于表面上的客套疏远,岳家对冯钧也渐渐失了好感,再见女儿这种态度,愈发寒心,倒想索性丢开手不管,但父母哪有不爱子女的,真正能够把骨rou当东西说丢就丢? 拖拖拉拉,关系愈发冷漠,明明就在隔壁,平时却是声响不闻的。 青娘见到这种变化,只觉得是父母不地道,女儿出嫁就不当家人了,又总听丈夫说的那些话,也觉得娘家“嫌贫爱富”,“富贵眼”,对不住丈夫种种,再去“借”粮的时候,连笑脸也没了。 小舅子年轻气盛,见到jiejie这般模样,忍不住在她又一次借粮回去的时候堵在了冯家门口,直接掀翻了装米的盆子。 “有本事有能耐,你让他自己去挣口粮啊,瞧不起我们,凭什么还吃我们家的粮食?jiejie愿意为了这种人当牛做马,可不要拉着我们一家人都去当他冯家的下人就是供奉祖宗还有时有晌呐,谁见过这种天天奉承白米白面还拉冷脸的主子?” 这些话平心而论,骂得不算太狠,但在屋中的冯钧却是听得怒气横生,他当然知道家中有些短缺,不过一时局促而已,连雪中送炭都不肯,这等岳家,以后也别想沾他的便宜。 即便已经三次不第,但冯钧依然信心十足,这次的诗词已经有些水平了,只要再给他时间,潜心研究一下,未必不能够过关,若是得过,便是举人了,到时候便是不再考,当个官什么的也是绰绰有余。 哪里用当一个被人呼来喝去的小吏? 这般想着的冯钧却是从来没想过,纵然举人当官,一开始也不过是微末官员罢了,照样要被大官呼来喝去,摧眉折腰事权贵的。 忍不住的冯钧出去拉回了青娘,到底是个秀才,小舅子也不敢对他怎样,被冷瞪了两眼也没吭声,由着他们自去,没有再骂。 肚子饥饿,家中没粮,纵然有些骨气的冯钧也说不出“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的话,只当没看见娇妻又去外头扫起了地上的米粮。 再一次科考的时候,冯钧听到了宋家女子的事情。 那个女扮男装科考的宋家女子在之后被家族除族,本应该凄凉落魄地以“失踪”退出所有人的视线,然而或许是她的所为太过大胆,竟是起了先锋的作用,有不少人效仿她的例子,也开始了女扮男装,不过没有科考罢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敢做这样的事。 欢场之中,也有人故意女扮男装,冒用她的名字行事,倒是让这个本应该销声匿迹的人名被炒得火热,六年已过,仍有人念念不忘。 所以,这个宋家女子是那个考中秀才的吗?当年因为她的事情,那一科的县令等人也都吃了挂落,若不然,冯钧今日也许不会如此艰难,毕竟,他还是县令亲选出来的案首,多少都能得县令照顾一下。 “不是哪个骗子假冒的吧?” 纵然是欢场女子,想要假冒宋家女子,还要有那么几分才学,不然,这个以才学出名的女子,可不是谁都能假冒得了,旁的不说,诗词总要会两首的。 “这次应该不是。” “前一阵的大胜,便是因她而胜。这一次将军回京述职时候说的,还带了一首她写的词。” “啊,我知道,是那首词吧,谁说女子不如男,千里江山,谁与凭栏。……若得纵马驰天下,当与君子共明冠。……” “真是好生狂妄,莫非想要称王?” “怎么称不得?女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